《被隱藏的中國》選摘(1):來自東方 朝西而行

嘉裕關景緻。( Emcc83/維基百科)

近四百年以來,嘉峪關(Jiayuguan)標示著中國人所熟知的世界的終點──它是長城在甘肅省的最後一個哨所,以西之外的遙遠事物既非中國人所能理解,也不為其掌控。野蠻部族以及從傳說中沙漠的邪靈惡魔都等著要折磨那些越過嘉峪關高牆而來的商旅。那些旅者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踏上的土地與中亞地區不論是在種族、文化與地理等等一切都有共通之處,卻與他們剛剛離開的中國毫無相同之點。

駐防在中國最遠邊界得要忍受極大的孤寥感,這就等同於英國在十八世紀初期,派駐到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植物灣(Botany Bay)看管罪犯的部隊,一個遠到無法想像的地方。即便到了現在,當你從牆垛間往外凝視,很輕易地就能理解到當時軍士們的恐懼感。長年席捲甘肅的大風颳起塵土,總給人聯想起不祥之兆,也使得暴露其間的人們對這片了無生機的景色感到憂傷。

甘肅的這片沙漠依然與過去一樣無情,只有緩緩起伏的沙丘與岩塊。這片沙漠從西元四世紀起被從中開闢出一條道路,現今則有條直達鄰省新疆的鐵路,也是目前中華帝國的最西疆域。不過從碉堡望出的景致依然亙古不變:往北望去,是分隔了中國、蒙古還有戈壁沙漠(Gobi Desert)的北山山脈(Beishan Mountains),它在細膩而不同的棕黃色色調間不斷變換;南方則是有著祁連山(Qilian)在守護的西藏高原(Tibetan Plateau)。

在帝制時期的中國,甘肅省是中國的邊疆省分,其三方都被過去以及未來的敵國所環繞。嘉峪關依然是非正式的內部邊界,因而成為我進行中國邊陲之旅的理想起點。

嘉裕關之冬日垂柳。( Emcc83/維基百科)
嘉裕關之冬日垂柳。( Emcc83/維基百科)

漢人占了中國百分之九十二的人口數,外面的世界認為他們是「中國人」。此處也是中國漢人從中心往西部地區進行殖民征服的起點,越過此點之後,漢人就不再是主要的人口族裔,他們也必須和那些不願意成為中國公民的少數民族一起生活。

中國境內占不到百分之八的非漢族人口數大約是一億,他們分屬於五十五個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主要散布在邊界地區,幅員之廣幾乎涵蓋了中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其中大部分還是到了近代才被納入版圖。此外,大概還有四百個左右的少數民族,他們需要被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正式承認。

自從漢人將生活圈推進到藏人以及新疆維族人的家園起,藏人、維族人就與漢人爭鬥不已。一九二二年甫草創的中共即不滿國民黨的統治,當時中共承諾在掌權之後,少數民族將擁有民族自決的權力,甚至還能夠選擇脫離中國。不過當中共在一九四九年接手政權之後,就把這項誓言給拋在腦後,也導致當時所留下的緊張與懷疑持續迄今。

對中國人來說,少數民族簡直就是個謎。他們活在遠離漢族核心區域幾千公里之外,居住在地形極端之處:如西部和北部荒遠的沙漠、西南的熱帶叢林,以及像是西伯利亞針葉林覆蓋的中國東北。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信奉一些被中共視為迷信的宗教。其中大多數在族裔上和文化上,與鄰近它國境內其他民族的關聯,遠比與漢人更為深厚。 (相關報導: 《野心時代》選摘(5):反貪新解──靜靜吃,斯文拿,偷偷玩 更多文章

這些連結肯定造成中國偏遠的邊疆對於國籍觀念混淆不清──個人所持護照的重要性,遠不如他原本的民族特性。這也使得「邊界地區歸屬於誰」註定反覆無常。這些地區也正是中國俗諺中「天高皇帝遠」之地,意味著北京無力能掌握當地人,而且他們也不歡迎北京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