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專家揭「護國神山」稱霸全球的成功關鍵

半導體的王者台積電如何稱霸全球?(資料照/柯承惠攝)

過去數年,大數據、MarTech、虛實整合、AI、疫情,讓行銷模型急遽轉變!行銷世界的VUCA時代真正降臨,行銷經理人與企業面臨的是,一個變動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不斷變遷的環境。然而,在這樣險峻的環境底下,臉書、抖音、小紅書各種社群平台靈活轉換,Airbnb、Spotify、Netflix、蝦皮購物等新興跨國企業轟然矗立,老頂級奢侈品品牌LV、萬事達卡、Google Duplex、沃爾瑪,和台積電仍舊活躍﹍﹍在在是因為各家企業運用行銷與營運上截然不同以往的方式存活、進步,進而躍上國際舞台,仍占有優勢。

很顯然地,他們用的不是傳統型的行銷模式,以下是行銷大師科特勒對抖音、蝦皮和台積電的分析。

造就瘋狂席捲全世界的抖音——來自創新與進步的具體聯合

創新就一定會帶來進步嗎?不見得。

實際上,過程常常不順利,創新牽涉的因素太多 ,導致凡事都說不準,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朝進步的方向前進。

以字節跳動(Bytedance)為例。字節跳動成立於2012年, 人稱「App 工廠」,其中最著名的是抖音(TikTok) 和今日頭條。而字節跳動近來的創新帶動大幅成長,其中包括2021年營收增加60%。同年,該企業估值突破4250億美元。我們就來進一步檢視「抖音」和「今日頭條」何以造就如此顯著的成長。

抖音這個短影音分享平台成立於2017年,比其他社群媒體業者更快地吸引到10億名使用者。抖音最重要的競爭優勢來自於速度、能力和AI科技,這些都提供消費者形形色色的產品和服務。舉例來說,抖音包括了標籤、音檔和影片編輯與圖片濾鏡等所有功能,而以前這些功能不可能在單一應用程式中出現。使用者可以輕鬆獲得自己所需的內容,立刻無縫地製作內容。

今日頭條是一個新聞應用程式,採用相同的商業模式,不僅提供來自官方新聞機構的新聞和內容,部落客與網紅也參與其中。這個整合的應用程式結合許多資訊,大受使用者歡迎,每天平均使用時間達74分鐘。

另外,今日頭條還導入機器人撰寫即時事件的原創新聞,例如2016年奧運報導。今日頭條還有一個在地化功能,可以協助尋找失蹤人口,即「尋人啟事」,向一定半徑內所有使用者推送通知。

我們從字節跳動的例子可知,創新必須聚焦於顧客解決方案,從而為企業帶來進步。這個過程的基礎是顧客吸引力、技術可行性和獲利存續性。消費者只會想買能幫自己解決問題的產品服務。而產品服務要可行,必須先將適當的資源、本領和核心能力最佳化。

持續不斷的創新會造就企業短期和長期的成長;短期可能包括顧客接受度、使用者滿意度上升,或忠誠度的認定,長期成長反映在利潤上升、獲利能力增加等。影響整體社群,就可能達到永續經營。 (相關報導: 家樂福在台灣明明很賺錢,為何要賣掉?一篇文揭母公司背後算盤,難怪接二連三搶撤離 更多文章

從上述可以看出,字節跳動連結了「創新」(即為顧客提供解決方案)和「進步」(即提高自家利潤),才獲得席捲世界的動能。所以,為了取得最佳成果,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