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要先養成成功的習慣,要變成有錢人當然要先知道有錢人怎麼想、怎麼做、怎麼活。每個人成功或富裕的機緣雖然不盡相同,但使人成功的生活態度卻是可以效法。
80%的百萬富翁是第一代
這是一個美國的統計數據,百萬富翁是指擁有淨資產「百萬美元以上」的有錢人。美國這類統計數據不少,而且歸納出有錢人的生活通常都很簡單和規律,跟我們印象中或電影中有錢人住豪宅、吃美食、穿名牌、開好車,每天開派對、一擲千金在狂歡不同。中國人也講「富不過三代」,財富大部分都是第一代赤手空拳打拼、累積下來的,像大家耳熟能詳的王永慶、郭台銘先生都是白手起家。
我工作上接觸過很多富二代,有很爭氣的富二代,因為父母很會賺錢,從小在可以學習投資的環境中耳濡目染長大,想創業、投資就有一筆錢在等他,往來也都是一些懂得投資或消息來源較多的朋友,甚至有人會主動送上機會,如果投資正確,勝面相對大很多,可以繼續做富翁。
但依我觀察,這樣的富二代比率差不多20%,不超過30%,跟美國的統計相仿。一般的富二代比較屬於防守型理財,以能夠維持父輩財產為主,怕煩、較少開創性。有心要突破第一代成就的,有時為了刻意避開長輩盛名陰影,躁進投資而失利的不在少數,更遑論因品格、走錯路等問題讓財富消耗浪費掉的情形。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曾說:「國王的祖先都曾是奴隸,奴隸的祖先也曾是王室」,英雄不怕出身低,富翁以前可能是窮人,窮人當然也有機會變富人,靠著奮鬥與正確投資而致富者比比皆是,他們的精神和態度絕對值得學習和複製。
有錢人的好習慣1:節儉
第一代創業累積財富的有錢人,基本上都滿節儉,不亂花錢且思考慎密,每一分錢都希望用在刀口上。社會上有個現象,要賺到有錢人的錢並不簡單,反而是從中產階級或沒有錢的人身上賺錢較容易。有錢人善於「照看」他們的錢,會把不必要的花費降低,最好花出去的錢還可以帶來收益,所以常常越來越有錢。
世界級的首富不少有節儉的好習慣,股神巴菲特就是,曾說:「每個一分錢,都是下個十億美元的開始」。他的節儉是他金錢觀、價值觀的體現。
巴菲特節儉法
・買一個大小適中且負擔得起的房子。・小心謹慎的投資。・拒絕昂貴的奢侈品。・絕對不要當凱子。・不看輕每一塊錢可能帶來的價值。
富比世富豪榜上對油價預測神準並買賣獲利的美國富豪「油神」布恩.皮肯斯(Boone Pickens),他日常生活也是省錢一族。
皮肯斯節儉法
・每五年買一次西裝、每次只買三套。・上超市買菜前必定列好清單,避免衝動購買。・只帶剛好的錢到商店。
有人聽到有錢還要簡樸,心就涼了半截,覺得那這麼辛苦賺錢是為了甚麼?當然我們賺錢的目的是為了過品質更好的人生,所以在能力範圍內花錢或偶而花大筆的錢讓自己開心是必要的,但不良的花錢習慣,絕對會讓人掉入貧窮。有錢人的節儉,往往是他們在累積財富時就已培養的好習慣,有錢後仍繼續保持花錢節制、懂得用預算控管消費,享受而不浪費。 (相關報導: 真正的有錢人其實不愛開賓士、BMW!富豪最愛的10大品牌出爐,第一名是這款低調神車 | 更多文章 )
我有一位學生是專業投資人(所謂「專業投資人」是指能拿出個人資產三千萬元以上財力證明的投資人),主要投資台灣股票,也會投資公司。他為了熟悉想投資公司的產品捨得花錢,例如去投資一家幫國外代工做高爾夫球桿的公司前,他會買該公司一枝一萬多元的球桿打球,以了解產品的特質;投資股票時亦秉持這種謹慎。但他穿著很平實,不穿名牌,買的房子也不是豪宅,約四十幾坪,夠他與太太、小孩住就好,室內不靠裝潢,畫作、家飾、軟件也不刻意選高價物件,以美感搭配取勝,開普通國產車,感覺就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