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資訊操弄 文章列表
#
資訊操弄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專訪》揭AI帳號操控輿論危機 唐鳳:民主國家應共創韌性網路空間
由JR東日本主辦的大型創新活動「GATEWAYTechTAKANAWA2025」於5月13日至14日在日本高輪GatewayCity舉行,作為該地區都市更新計畫啟動後的首場大型國際級交流平台,活動以「邁向實現地球共益的共創盛典」為理念,邀請台灣無任所大使、前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發表「邁向實現地球共益的訊息」主題演講。《風傳媒》會後專訪唐鳳,他指出,「假訊息」已不再仰賴「假內容」本身,而是透過大量幾可亂真的AI生成帳號進行輿論操控,民主國家應共創韌性網路空間。
黃信維
2025-05-13 22:0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賴清德罷免聲浪,拆解臺灣民主的韌性與危機
2025年春,高雄的午後,一場悄悄進行的連署行動在青年公園旁展開。幾張簡陋的摺疊桌,幾把藍色陽傘,一疊疊白色紙本上寫著斗大的字:「罷免賴清德,還我未來。」來往的行人,有些匆匆一瞥,有些停下詢問,有些遲疑再三後,拿起筆簽了名。「不是說支持誰的問題,是我們生活真的太難了。」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子苦笑說。
徐聖傑
2025-05-03 05:4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推國安法制挑釁對岸?總統府發言人:防範竊賊裝警鈴不能說挑釁
為因應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複合式滲透與統戰威脅,民主進步黨國際事務部4月29日晚間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捍衛民主、守護台灣:建立社會韌性以應對滲透與國安威脅」為題,邀請總統府發言人李問、黑熊學院理事長劉文及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探討中國對台灣國安威脅與社會滲透下,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因應之道。
黃信維
2025-05-01 14:17
新聞
政治
有心人士透過抖音詆毀環保政策?彭啟明嘆假消息氾濫:應該禁抖音
針對近期有影音用戶於抖音平台散布不實訊息、抹黑政府環保政策一事,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8)日於立法院表示,面對假消息已經向警方備案,並建議政府考慮全面禁止抖音,以防範假訊息與認知作戰對社會造成影響。
馮建棨
2025-04-28 16:5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BBC大哉問:川普領導的美國還能保護台灣嗎
「問題是,從頭到尾我都沒有看到川普願意為台灣福祉所釋出的任何善意。除了關稅一說,他並未承諾會保護台灣或維護任何台灣的利益。烏克蘭,就是台灣最好的借鏡!」
BBC News 中文
2025-03-16 14:47
新聞
國際
Fact Check因他而起,也因他復辟走向末路?川普回歸白宮後,事實查核將何以為繼
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美國總統,大選後一個月,Facebook推出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至今涵蓋逾百個地區。
BBC News 中文
2025-01-19 17:20
新聞
國際
國內
法國「全球衝突論述」調查:台灣未來該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獲8成受訪者支持
法國智庫與國防高等研究院日前公布年度研究,調查法國人對於全球4大戰爭或衝突的各方論述抱持何種看法。報告顯示,台灣論述獲最高支持,近8成受訪者認為台灣未來人民自決;中國與俄國說法則不被買單。
中央社
2024-12-15 08:47
新聞
政治
傳中國邀台灣藝人「組黨」選2026 林佳龍舉1例子: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
中國被爆出想要讓台灣藝人在台組成「台灣擁和黨」參選2026,引發外界關注。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於立法院受訪表示,境外資訊操弄成為國際普遍關心的議題,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尤其在媒體識讀方面。
黃信維
2024-12-09 11:29
新聞
政治
王金平提兩岸「主權同而不分」 林佳龍:容易陷入名詞之爭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8日提出「兩岸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引起討論。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有民選的政府,所以區分主權、治權,容易陷入到名詞的混淆,陷入名詞之爭,最重要的是台灣是個主權在民的國家。
羅立邦
2024-12-09 10:22
地方新聞
Social Designer 2024 挑戰賽 「長與你鄉伴」與「鄉孤勇者」勇奪金牌
「SocialDesigner2024 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總決賽於昨(28)日完美落幕。本次共有 400 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報名參加,針對教育、資訊判讀、青年弱勢、環境保護及長照偏鄉等的社會議題,在四個月內提出解方,拿下第一名的大專組是「長與你鄉伴」,高中職組則是由「鄉孤勇者」榮獲冠軍,分別榮獲獎金 6 萬元。
李梅瑛
2024-07-29 19:00
風生活
世界
中國怎麼進行認知作戰?專家曝背後手法,2階段滲透台灣
中國政府對於台灣的認識作戰手法通常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先鋪陳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例如台灣在外交上大撒幣,花了太多不值得投入的金錢。在這個階段,中國會大量製作這方面的影片,標題通常會帶有聳動字眼,例如:「台灣外交不為人知的祕密」等。有些人看了之後,就會開始產生一些討論,並且在社群裡頭分享。
大塊文化
2024-07-18 17:54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威懾中國不能只靠軍事!泛歐綠黨訪團團長:應有民主策略應對灰色作戰
正在台灣訪問的綠黨籍歐洲議會議員及德國國會議員28日和台灣綠黨交流,德國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強調,雖然尚無或不會發生實體進犯,可是還有資訊操弄、質疑台灣民主正當性等灰色地帶手段,因此現在就開擬定應對方案。德國國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卜茹歌表示,提升安全不是要額外軍隊,而是要結盟。
簡恒宇
2024-03-28 21:0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春節前夕仍要統戰!「愛拚才會贏→回家才會贏」 中共解放軍改編歌曲呼喚統一
春節前夕,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一首歌曲,仔細一聽旋律跟歌手葉啟田的〈愛拚才會贏〉一樣,而解放軍將歌名改為〈回家才會贏〉。
柯家媛
2024-02-08 11:23
評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評檢察官起訴詐欺未附證據案
「檢察官起訴未附證據?」筆者心想怎可能。2024年1月18日多家媒體報導「北檢起訴詐欺犯未附證據。法官:真得什麼都沒有!」按現行《刑訴》係採《卷證併送制度》,檢察官依法偵查暨起訴,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但為何一件詐欺案件檢察官起訴卻未附證據?值得探究的是,為何承審法官會以裁定明示補正?頗耐人尋味。(註:國民法官法之案件,另採取「卷證不併送制度」/國民法官法第43條。)
楊岡儒
2024-01-28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外交政策》:台灣是中國認知戰術試驗場,美國等全球民主選舉是下一目標
中國在台灣進行不實訊息活動已有多年,尤其會在選舉期間,試圖破壞台灣民主體制、推動支持兩岸統一的敘事以及疑美論述。美國雜誌《外交政策》23日專文報導,據事實查核人員和專家分析,這一次總統選舉,北京資訊戰更加著重於國內議題,以及針對性攻擊民進黨。
蔡娪嫣
2024-01-25 1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科技
經濟
謝錦芳專欄:生成式AI與人類的戰爭開打,台灣首當其衝
資訊爆炸的時代,日常生活中充斥許多訊息,令人目不暇給;生成式AI時代來臨,有心人大量生產各種似是而非的誤導消息,製造社會的混亂與對立,成為民主社會的隱憂。生成式AI與人類的戰爭已經開打,台灣首當其衝。
謝錦芳
2024-01-21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2024民主韌性論壇》吳釗燮建議應對資訊操弄3方法 AIT發言人籲各方合作確保資訊完整
我國民間跨領域研究組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20日舉行年度民主韌性論壇,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直言,認知作戰已非新聞,而是出現日常生活中,建議大眾培養識讀能力,與民主國家攜手合作。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鄧艾德強調,有效確保資訊完整對國安至關重要,這不能單靠政府,而要所有人齊心協力。
簡恒宇
2024-01-20 15:00
新聞
國際
國內
科技
約300萬網友受影響!杜奕瑾:境外勢力操弄台灣社群輿論,旨在引發混亂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於17日舉辦「台灣網路訊息操作觀察報告與討論會」,向外界闡述Infodemic資訊平台所觀察到的線上社群訊息操作現象。
蔡娪嫣
2024-01-17 19: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事實查核|介入2024台灣大選,有哪些操弄假訊息的新手法?
「今年無論對事實查核工作者、研究人員、媒體,都是非常挑戰的一年。因爲『他』完全知道台灣資訊生態系的困境,從弱點下手,攻擊手法就會非常靈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所說「非常挑戰的一年」,指的是台灣大選年,「他」則是對台灣發動假訊息攻勢的「有心人士」。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1-09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意圖改變全球網路治理模式 專家:關注台灣有助抵禦數位獨裁主義
「對世界其他地方來說,台灣是數位獨裁主義蔓延的預兆,且2024年起要進行抵禦」,美國非政府組織「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民主及科技處長維蘭強調,中國對台灣選舉的資訊行動有紀錄可查,而了解大量不實資訊湧入對台灣民意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此策略會在其他地方複製,且中國共產黨不是唯一參與者。
簡恒宇
2024-01-04 18:35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