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韓國男生很好、很紳士,卻不是這樣…」台灣女孩赴韓打工,最真實韓國卻讓她幻滅

韓劇描繪許多美好的韓國社會、韓國男人的形象,但最真實的韓國真的是這樣嗎?(示意圖,非當事人/tvN 드라마(Drama)@facebook)

我所遇到申請韓國打工度假的臺灣朋友,沒有人是抱著「我要來韓國賺錢」的動機,大部分人都是對韓國有興趣、有嚮往,事先準備了一筆存款,或者有家人金援,才來一圓韓國夢。

韓國物價是臺灣的一點五到兩倍,而韓國特有的續攤文化、繽紛便宜的美妝品、四處旅遊賞景……也讓在韓生活費預算持續追加,向爸媽要求多匯一點錢是常見的事。像郁涵(化名)這樣,打工到半夜,抱著「之前存下來的20萬臺幣如果花完,就要回家」堅定主意的人,並不多見。

郁涵計畫很明確,來韓前先投了履歷,抵達的第一個禮拜就進行面試,第一個月開始工作,用打工的收入來支撐她的韓國生活。「我九月到韓國,第一個月都是花老本。但第2個月開始,我就沒有再從預備金存款帳戶領過錢了。」她說。

從研究所畢業後,郁涵在運輸業當客服,第一份工作一做就是3年。決定要來韓國,最反對的是爸媽。「家裡有經濟壓力,需要我這份薪水。」郁涵解釋︰「而且媽媽覺得……女孩子不要在外面跑,乖乖待在家就好。」

但她想離開臺灣、出國走走。她喜歡韓國偶像團體CNBLUE,於是想到偶像所在的國度,過過日子。

上韓語學堂又打工,筋疲力盡

外國人來韓國學韓文,最多是報名大學裡的正規語學堂課程,週一至週五每天上課4小時,許多學生光是上課、寫作業、念書,就大喊吃不消。我自己在語學堂念了六級,常常回家寫作業就花去2、3個小時,更別提期中考、期末考、小組報告,有時候還要拍影片、做PPT。同學之中,因考試分數不及格而留級的大有人在。

郁涵怕韓文實力不足,一開始也報名了語學堂。每天早上九點到下午一點上四小時的韓文課,週一到四的晚上六點到十二點則到餐廳廚房打工。打工那幾天,她常常要半夜一點後才到得了家,隔天還是得八點起床,趕九點的課。語學堂下課後,同學總會相揪吃飯、到咖啡廳念書。為了讓學習、工作、友情都能平衡發展,犧牲的往往是自己的作息。

一個多月下來,郁涵的黑眼圈愈來愈重,氣色不佳。期中考前她終於受不了,向餐廳遞出辭呈。「期中考的面試要兩人一組考對話,得事先全部背下來才行。」她說︰「晚上要打工,我實在沒有力氣這樣背書,只好決定離職。」

時時被監控的速食店廚房

結束期中考,她找了另一個離家走路只要五分鐘、上班時間也較彈性的工作。一樣是廚房助手,但這次是在速食店Mom's Touch。Mom's Touch是韓國近幾年興起的本地速食品牌,專賣漢堡、炸雞,很受年輕人歡迎。郁涵有天回家經過,看到店門口貼著「徵廚房助手工讀生」的公告,進去問了一下就應徵上了。 (相關報導: 為何資質平庸、常被罵到臭頭的員工,最後都變得超強?資深主管道出職場「倖存者」的共通點 更多文章

「哇,那妳不就可以每天吃免費的漢堡、炸雞囉?」我幻想著。

「漢堡是可以吃,但想吃炸雞得自己買。」郁涵說︰「員工餐只有一個漢堡。」

「那……飲料呢?」記得以前朋友在速食店打工,每天飲料都喝到飽。

「前輩是說可以喝,但我裝過一次,店長一直盯著我看……」臉皮薄的郁涵受不了這種眼光︰「乾脆就不喝了。」

速食店位於鬧區,廚房空間不大,也沒有什麼休息空間,但最讓郁涵訝異的是整潔度。廚房員工都得換穿制服,「我第一天上班,隨便抓了件制服換上,結果回到家全身發癢。」她說︰「後來才知道制服很髒,大家都隨便穿,一、兩個月才會送洗一次。」之後她都會在裡面穿上自己的衣服,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油膩的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