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2020年代像是中國的失落十年:經濟不景氣,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對未來感到幻滅;中產階級則目睹著房產價值下滑;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坐擁權力,試圖強化對一切的掌控。美國權威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副編輯帕默(James Palmer)26日指出,2023年對北京而言是艱難的一年,而接下來的一年看似也不會較輕鬆。
以下是他對中國在2024年的五項預測:
1. 台灣發生小規模危機
2024年1月13日,台灣將舉行總統選舉。帕默預測,新的一年可能以台海發生小規模危機開始。民調中領先的候選人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儘管他的兩岸關係論述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轉變為維持兩岸「現狀」,但中國領導人對民進黨尤其警惕,他的當選可能將刺激北京。
帕默認為,面對賴清德勝選,北京將採取激進舉措,包括調動海軍部隊進行演習,並可能侵犯台灣領空。
那麼中國是否會試圖攻擊台灣?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20日獨家報導稱,習近平在11月的舊金山「拜習會」親口告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北京終將統一台灣,只是時間尚未決定而已。不過帕默認為,中國入侵台灣仍然「極不可能」發生,發動武統的風險與難度都很高,尤其在中國正應對其他危機的情況下。

帕默指出,即便是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由國民黨勝出,也可能引發問題──國民黨雖相對於民進黨更親中,但他們仍不太可能將台灣主權交給北京。他預測,中國官方可能會把國民黨的勝選解讀成「中國在台灣增強影響力」的象徵,進而誤判或高估中國因素對選民的重要性。最近一項民調中有17%的台灣選民表示中國是他們的主要關切議題,但有超過兩倍的人選擇了經濟。
2. 不斷惡化的房市危機
中國房價多年來一直處於崩潰邊緣,而帕默預測,2024年可能是房價終於跌落深淵的一年。今年中國房市危機已經嚴重到連原本被視為相對安全的企業,如碧桂園,也爆發了債務危機。雖然還有更多爛尾樓建案停擺,但中國政府真正擔心的是房價的暴跌;畢竟,中國家庭資產的70%都投資在房地產市場。
為了阻止人們談論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有多糟,中國政府改動了經濟數據,並試圖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然而,事實是官方發布的房價指數與房地產在市場上的實際售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許多城市,房價至少下跌了15%,而北京的跌幅甚至可能達到30%。
帕默預測,隨著房價下滑趨勢擴散,即使是官方數據也可能被迫承認現實,這將引發更大規模的信心危機。

3. 政治領導層動盪
在2023年,中國有幾位高層官員突然失蹤並下台,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前外交部長秦剛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兩人遭免職的真正原因仍然不明。儘管習近平在人事調動中積極將更多忠誠的黨員提拔上台,但在新的一年,中共核心圈的政治環境仍會充滿不確定性。 (相關報導: 2024中國經濟展望:外資持續撤出難挽回,恐衝擊人民幣匯率 | 更多文章 )
帕默指出,這現象並不令人意外,儘管習近平擅於黨內政治,但他的統治對中國相當不利,尤其是在過去3年裡。即便受到一定程度的讚美和崇拜,他仍感到自己的政權不夠穩固,並且感到有相當多人將國家問題歸咎於他。這種不安全感還會影響到中共高官,這些人的生活、財富和自由取決於習近平的一念之間。因此,推測高層間的緊張局勢,很可能在明年帶來戲劇性的政治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