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外媒看大選 文章列表
#
外媒看大選
約 14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傳播觀察|台灣大選後,「作票陰謀論」爲何傳不停?
台灣總統大選全球矚目,但隨着選舉落幕,結果出爐,質疑選務正當性的短影音開始大量從TikTok流傳到各個社群平台,甚至不乏百萬訂閱的網紅轉傳。指控「作票」的傳言像潮水一樣湧進台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等查核機構。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亦在選後首個上班日親上火線駁斥,「只要法院認定有違法舞弊、作票情形存在,立刻辭職」,並在17日將25件選務造謠案移送司法機關查辦。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1-19 15:41
新聞
國際
政治
歷史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賴清德稱將「保持兩岸現狀」,但他的過往讓中美都緊張
對於台灣下一任領導人,台南市的一些居民早在十多年前就領教過他的性格。
Joyu Wang
2024-01-19 09:07
新聞
國際
兩岸
傳播觀察|各國對賴清德當選的祝賀是如何被扭曲的?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總統和副總統。選後,世界多個國家政府和官員對台灣表示祝賀,中國隨即表達不滿,聲稱這些國家致賀台灣是「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錯誤做法」。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1-18 15:3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拖欠台灣的武器訂單,究竟什麼時候給?《華爾街日報》:恐怕還會拖上好多年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去年11月曾經揭露,美國積欠台灣的軍售項目已達191.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172億元)。由於烏克蘭戰爭與加薩衝突至今沒有結束跡象、習近平侵吞台灣的危機也沒有解除,台灣的軍購訂單究竟何時能夠履行到位,也成為台灣提升防衛韌性的要害所在。《華爾街日報》16日指出,台灣已向美方訂購的190億美元武器,其中有相當比例恐怕要拖到多年以後才有辦法交付。
國際中心
2024-01-18 12:44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狼外交回來了?菲律賓總統祝賀賴清德當選,中國外交部竟要小馬可仕「多讀書」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社交媒體上向贏得台灣總統大選的賴清德表示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建議小馬可仕總統多讀讀書,正確了解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德國之聲
2024-01-17 16:34
新聞
國際
兩岸
專訪》從台灣大選看見這2重點 捷克智庫主任楊雅嚳籲歐洲別當懦夫
「台灣選舉是絕對民主」,來台觀看選情的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嚳向《風傳媒》表示,且與歐洲相似,候選人試著協商組成聯盟,還有中國以各種方式干預台灣選舉,是歐洲從此台灣大選中學習的2個重點。他強調,除了防止戰爭,捍衛民主也是歐洲首要任務。
簡恒宇
2024-01-17 08:32
新聞
國際
《新蘇黎世報》:誰是台灣總統大選的真正失敗者?
《新蘇黎世報》在有關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的評論中指出,「周六選舉的真正失敗者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因為他要為對台灣人(對中國)的抗拒態度負主要責任」。德國電視一台發表的評論指出,「只要戰爭沒爆發,台灣人就無所謂」。
德國之聲
2024-01-16 15: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從德國對台灣歷屆大選如何表態,看德台關係有何變化
德國外交部在台灣大選後發布聲明祝賀台灣選民和當選者,但未提及敏感的「總統」一詞。以往德國在台灣總統選舉之後多半會發布表態聲明,僅2020年相對冷淡,德國之聲梳理德國政府對近五屆台灣大選的回應。
德國之聲
2024-01-16 10:04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中競爭的最終輸家,可能是台灣!林夏如:我們困在兩個不可靠的夥伴之間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林夏如12日在《紐約時報》GuestEssay版面談台灣大選,她表示13日登場的選舉關於台灣能夠保存與維持已經取得的成就,畢竟台灣擁有世界上最開放的社會之一、令人羨慕的高生活水平,台灣也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中心。然而隨著美中這兩個全球競爭對手陷入不信任與激烈競爭,台灣所倚重的美中穩定關係正在迅速消失。
國際中心
2024-01-15 15:23
新聞
國際
德國政府12年來首次賀台選舉 DW:凸顯對台政策轉變
德國外交部14日讚揚台灣的民主價值,對台灣總統選舉表示祝賀,這是12年來德國政府首次祝賀台灣選舉,凸顯對台政策的轉變。
中央社
2024-01-15 11:33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台灣新國會三黨不過半,民進黨必須學會協調 河崎真澄:台灣人民不想把權力全給一黨,但也不到政黨輪替的程度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中的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揭曉,藍綠白三黨都未能達到國會過半。專家認為,這反映出台灣人民對於權力制衡的思維,促使執政黨須學會與在野黨協調。
美國之音
2024-01-15 11: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選後兩岸局勢》張五常:中國可能對台灣交替使用「胡蘿蔔與大棒」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以558萬多票拿下勝利,但得票率40%是民進黨除了2000年以外的最低,也失去立法院最大黨的地位,被專家評為「慘勝」。接下來兩岸有哪些急迫的議題?可能兵戎相見嗎?
德國之聲
2024-01-14 15:36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賴清德當選總統,台灣下一步怎麼走?8位華府智庫專家解析2024台灣大選
台灣大選是2024世界大選年最受矚目的首場大選。海外專家注意到,儘管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干擾,將這次選舉描繪成戰爭或和平的選擇,賴清德仍成功為民進黨贏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總統任期。賴清德擔任總統將對台灣外交政策走向有何影響,以及中國可能如何回應?以下是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Council)8名專家的專業見解:
蔡娪嫣
2024-01-14 13:54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盼賴清德放寬移民關卡,成為港人的強大後盾!台灣熱鬧選總統,香港人卻觸景傷情
「這個(台灣當選)總統是真正代表廣泛民意,真正由人民授權的。(估計)香港即使再過50年也不會有。」現年50多歲、化名「惠英」的港人對今年的台灣大選密切關注。她告訴美國之音,不少港人對於台灣人能選總統十分羨慕。
美國之音
2024-01-14 13: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葛來儀快評台灣大選:民進黨史無前例三連勝讓中共失望,但習近平不太可能對台動武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MarshallFundoftheUnitedStates)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Glaser)13日撰文分析台灣總統大選後的兩岸情勢。她認為民進黨在台灣總統選舉史無前例的三連勝使中國失望,但北京的統一策略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發生任何變化。
李忠謙
2024-01-14 12:04
新聞
國際
《朝日新聞》號外:賴清德當選總統,台灣延續親美路線
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得票超過500萬之後,日本《朝日新聞》在當地時間晚上9時2分(台北時間8時2分)發出號外,確定賴清德已經成為蔡英文總統的繼任者。《朝日》強調,反對與中國統一的賴清德擊敗了採取「對中融合」路線的其他候選人,未來台灣除了與美國等盟友繼續合作、強化防衛能力,習近平也勢必對台施加更大壓力、升高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
國際中心
2024-01-13 23:37
新聞
國際
《衛報》看台灣大選:賴清德當選將激怒北京,加劇台海緊張情勢
英國《衛報》記者13日晚間報導「拒絕中國領土主張的賴清德當選總統」,強調民進黨史無前例地連續贏得第三個總統任期。不過《衛報》也強調北京幾十年來一直想要併吞台灣,當推動台灣主權與獨立國家認同的民進黨再次贏得政權,此一結果將激怒北京、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李忠謙
2024-01-13 23:07
新聞
國際
「台灣是珍貴的朋友!」日本外務大臣發表談話,恭賀賴清德當選總統
13日的台灣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日本外務省網站公佈外務大臣上川陽子談話,恭賀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並且祝賀台灣大選順利完成。蔡英文總統4年前確定連任成功之後,時任日本外相的茂木敏充也曾發表類似談話,顯示日本政府與台灣的友好關係。
國際中心
2024-01-13 22:38
新聞
國際
政治
「台灣選舉結果讓北京受挫!」《紐時》:堅持台灣主權的賴清德,擊敗呼籲恢復接觸中國的反對派
當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13日晚間舉行贏得總統選舉的國際記者會前不久,《紐約時報》來台採訪的四位記者發出了台灣大選結果的最新報導:面對中國的持續敵意,堅持台灣主權的賴清德擊敗了主張與中國恢復接觸的反對派。不過《紐時》也警告,此一結果可能促使北京加大對台灣的壓力,從而使得美中關係也隨之惡化。
李忠謙
2024-01-13 21: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港媒為何大幅減少台灣選舉報導?學者:北京不願港人借鏡台灣民主
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即將在星期六舉行,今次是《港版國安法》下首次台灣總統大選,以往香港各界政黨、學術團體以及傳媒都會舉辦觀選團,到台灣參觀不同陣營候選人的選戰部署及選舉氣氛,這些多元化的觀選活動今年已不復見,香港傳媒對台灣大選的報導亦大幅減少。
美國之音
2024-01-13 20:02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