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群觀點:人文與科技「雙殺」的108課綱

108課綱是人文與科技雙殺的課綱。圖為批評新課綱「無恥」的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左一)。(顏麟宇攝)

北一女一位國文老師因為顧炎武「廉恥」一文未被選入必選課文,批評108課綱是「無恥」課綱,引發社會論戰。最令人側目者為立法院長游錫堃說廉恥是「君主時代的產物」,而某位綠營重量級軍事專家竟然說「廉恥」爭議旨在選前掀起課綱「去中國化」話題,背後有中國操作痕跡。

平心而論,禮義廉恥之所以列為共同校訓,非關乎威權體制,而在於此四者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誠如個人認為廉恥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知道:「人不可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也就是人不可以沒有羞恥心,必須把無恥當作是一件可恥的事,那麼才能讓自己遠離犯罪,遠離人格災難。因為所有的道德與教育最終影響的還是自己。社會中就不乏教育水準不高,但終身實踐勤儉、廉恥而得到眾人尊重讚譽者,如陳樹菊阿嬤即為一例。反之,也有很多位居高位,但所作所為卻是完全忝不知恥,如目前貪腐沉淪、被唾棄的一眾高官。

民進黨主導下的108課綱本來就是從「去中國化」的思維出發,一開始就在課審委員中安排超過半數執政黨人馬,使得以毫無懸念遂行黨意。(蔡英文執政後非常奸巧地在政府各個重要委員會,以此方法掌握絕對表決權及話語權;大法官會議即是另一證明!)目的就在於切斷台灣與中華文化與歷史上的連結,國文與歷史成為犧牲品本就在意料之中。但只重黨意,不尊重專業的課綱所謀殺者又豈僅是人文學科而已,就連攸關台灣國家發展與高科技產業人才培育的自然學科(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也一樣難逃毒手。

蔡英文在2020年的五二〇就職演說中提出「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台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等六大戰略產業,無一不與科技緊密相關,如今108課綱設計與學測考試方式卻是背道而馳,讓學生的自然基礎能力越變越差,試問台灣未來的科技競爭力在哪裡?!

高中自然科教師近幾年不斷跟教育工會或在相關座談會向教育單位反映,只是可能不像區桂美老師一樣激烈抨擊,一直未獲正視。然而目前108課綱與學測申請入學的問題叢生,甚至有動搖台灣科技島國本之虞,實在不容國人忽視:

一、自然科教學時數被大幅刪減

化學及物理兩科在99課綱時,高二加高三各有14學分,但到了108課綱兩學年各只剩下10學分,刪減了將近三分之一。而第三類組的生物科在99課綱時,高二加高三還有12學分,但到了108課綱兩學年只剩8學分,刪減了三分之一。若以一學期20週計算,上述三科等於少上了超過一學期的課。 (相關報導: 風評:一女當關區桂芝─課綱有恥無恥有這麼嚴重嗎? 更多文章

二、學測自然科考試範圍嚴重縮水(只各考一本傳統課本內容)

目前以學測成績為主要評比依據的繁星入學與申請入學,在很多理組科系中已佔錄取比率的6至7成,但學測自然科考試範圍卻只考高一範圍的一本課本內容(因自然科上下學期對開,高一雖有2學期,實際只各上一冊課程),再加上高二自編教材、無一致標準的「探究與實作」,但「探究與實作」因為無統一範圍、教材可天馬行空,以致難以命題,分析108課綱實施後的兩次學測考題,「探究與實作」大約只佔了一成多。這等於說無論理、化、生、地科都只要各熟讀高一的一冊課本,就能拿到高分,在所有考科中可說是CP值最高的一科。舉例來說:高中三年6本物理教材,不要懷疑,學測真的只考一本傳統的高一物理課本。高二則只考108新增自編教材的「探究與實作」,傳統高二物丶化丶生課本教的內容都不考。再講一次,就是大家原本認知丶熟悉的整個高二、三的物丶化丶生課本所教的傳統基礎科學知能在「學測都不考」。

1111人力銀行在立法院召開「科技人才教育-108課綱下的育才危機」公聽會,現場出席人數踴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108課綱的問題不只是縮減文言文而已。圖為「科技人才教育-108課綱下的育才危機」公聽會。(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