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如何擁有和平的未來?《經濟學人》:阿拉伯世界應發揮關鍵作用

2023年11月26日,加薩停火的第三天,巴勒斯坦民眾駕車穿過加薩城。(美聯社)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10月起爆發血腥交戰,目前以色列地面部隊持續深入加薩南部。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如果戰爭要有意義,就必須帶來和平,這意味著兩個國家毗鄰共存,而和平進程可能在很多方面出問題,但確實可能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談判代表過去討論過幾乎所有可想像的土地交換及安全安排方案進,但全部失敗了,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將無止盡的談判視為拖延和平的機制,而不是締造和平。

然而,10 月7日哈瑪斯(Hamas)以色列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以色列將巴勒斯坦人及其夢想邊緣化的戰略已被破壞,雙方都有機會找到具有新願景的新領導人,外界可能已經準備好提供協助,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一些阿拉伯國家。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成功取決於雙方都想要和平,更難的是相信和平。如果戰爭要有意義,就必須帶來和平,這意味著兩個國家毗鄰共存。儘管一些巴勒斯坦人因為這場戰爭而變得激進,但許多人憎恨哈瑪斯及打不贏的戰爭,如果他們能有繁榮發展,就願意與以色列和平共處。此外,以色列也需要新戰略,舊戰略未能履行國家為猶太人創造安全土地的基本承諾。

2023年12月3日,一名在以色列轟炸加薩走廊中受傷的巴勒斯坦男子在汗尤尼斯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AP)
2023年12月3日,一名在以色列轟炸加薩走廊中受傷的巴勒斯坦男子在汗尤尼斯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AP)

以巴和平也需要新的領導人,因為雙方的現任領導人已經名聲敗壞。《經濟學人》認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是雙方真正和解的障礙,越早下台越好。美國可以有效地發出訊號,表明它預期以色列很快將舉行選舉,民調顯示,以色列國防軍前總參謀長、在野黨領袖甘茨(Benny Gantz)有望接替納坦雅胡,甘茨不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但也不排除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

此外,巴勒斯坦也需要新的領導階層。哈瑪斯是和平公敵,只要它統治加薩(Gaza),巴勒斯坦人擁抱和平的承諾就讓人相信。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掌管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的阿巴斯(Mahmoud Abbas)腐敗僵化,缺乏任何民主正當性,而在戰爭廢墟中,加薩將需要時間重建及重新建立某種穩定的政府。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原訂於18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醫院爆炸案後隨即取消。(AP)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AP)

《經濟學人》認為,溫和的阿拉伯國家應該贊助約旦河西岸及加薩的巴勒斯坦過渡領導階層,在舉行選舉前開始建立自己人民的信任,重要的是與以色列人建立信任。透過管理加薩與約旦河西岸,它將成為更可靠的和平夥伴。那導致這個過程。新的和平進程必須儘早取得進展,雙方都必須對付自己的極端分子,他們會破壞共存。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必須取締武裝團體、挫敗恐怖分子,打擊貪腐。巴勒斯坦要提振經濟,就必須與以色列在貿易、公用事業、工作許可達成多項協議,巴勒斯坦人必須知道他們正獲得自由及權利。

土地交換可以等待,但以色列應該處理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settlement)問題,以免成為以色列的一部分,以色列必須開始加以監管並阻止進一步擴張。必須說清楚的是,居住在這些定居點的約10萬名以色列定居者最終將不得不遷移或接受巴勒斯坦的統治。 (相關報導: 爭分奪秒!以哈戰爭進入最關鍵階段 以色列坦克駛入加薩南部 更多文章

對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來說,這很難靠他們自己做到,因此必須有外部參與。1993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巴勒斯坦溫和派政黨「法塔」(Fatah)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簽訂《奧斯陸協定》(Oslo Accords),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承認以色列生存權,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代表,並建立自治政府。這項和平協議乃由美國促成,但美國很難向以色列施壓,因為以色列可以在國會獲得強大的支持。

1993年9月13日,美國白宮《奧斯陸協定》簽署儀式,左起: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AP)
1993年9月13日,美國白宮《奧斯陸協定》簽署儀式,左起: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時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