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色列誓言消滅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曾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國安顧問的達蘭,被視為可接任領袖位置人選之一。他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表明,不認同由海外人士回去治理加薩走廊,建議設立2年過渡期,接著舉行國會大選,並由總理來領導巴勒斯坦政府。
62歲的達蘭(Mohammed Dahlan)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的汗尤尼斯(Khan Yunis)難民營出生長大,1981至1986年間被以色列逮捕關押,並在牢中學會流利的希伯來語。他現住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阿布達比,與掌權的納彥(Nahyan)家族和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關係密切。
《經濟學人》30日刊出專訪稱,達蘭27日在阿布達比的家中受訪,且是哈瑪斯(Hamas)7日突襲以色列後,首度接受西方媒體訪問。基於他的經歷,與哈瑪斯及控制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的溫和派政黨「法塔」(Fatah),甚至部分以色列高階人士,因此被視為可接手治理加薩走廊的人選之一。

保衛民主基金會(FDD)研究員胡桑(Hussain Abdul-Hussain)先前撰文稱,曾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的法亞德(Salam Fayyad)則是另個人選。法亞德譴責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並向喪命的以色列及加薩走廊居民致哀。不過達蘭抨擊戰爭結束後,讓海外人士回去治理加薩走廊的提議。
戰後2年過渡期準備大選
達蘭認為,應先有2年過渡期,讓內訌逾10年的巴勒斯坦重新統一,接著在邊界尚未確定的巴勒斯坦國領土舉辦延遲數年的國會大選。今日的巴勒斯坦由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組成,而哈瑪斯贏得2006年國會選舉,和法塔之間的緊張加劇,隔年哈瑪斯取得加薩走廊控制權,與約旦河西岸形同2個政府。
另外,哈瑪斯和法塔對以色列的看法分歧,前者不承認1993年簽署的《奧斯陸協定》(Oslo Accords),其由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屬於法塔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簽訂,PLO承認以色列生存權,而以色列承認PLO是巴勒斯坦人民代表,並建立自治政府。

達蘭告訴《經濟學人》,「哈瑪斯不會消失不見」,因此巴勒斯坦所有派系組織都應能參加國會選舉,且相信埃及、約旦、卡達、阿聯及沙烏地阿拉伯等阿拉伯國家會支持這樣的實體,而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應獲得國際承認。《經濟學人》稱,以色列近年阻擋巴勒斯坦選舉,原因之一是擔心哈瑪斯勝選。
天空新聞台阿拉伯語頻道(Sky News Arabia)3月播出達蘭訪問,他表明舉行大選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解方,直言自己不會參選,也沒有想要任何職位。達蘭當時還說,巴勒斯坦領導階層要力促國際社群承認「兩國方案」,或執行「一國方案」,並稱以色列反對也沒差,因為以色列反對所有其他解決方案。 (相關報導: 戰後恢復治理加薩走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提一條件 | 更多文章 )
重申無意回加薩走廊當領袖
《經濟學人》提到,達蘭設想的國會制度是由總理領導巴勒斯坦政府,這意味著將移除現有的自治政府主席位置,此職位現由法塔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自2005年擔任至今。達蘭直言,認為任何人能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是個「幻想」,「英雄時代已隨著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逝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