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舊金山舉行美中元首會晤,由於這是一場閉門會議,到場媒體在拜習兩人說完開場白後就只能退出會場,無從得知會議內容。不過中國中央電視台稍晚報導了習近平在會議中的發言內容,並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交換意見。
據央視報導,習近平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徵和內涵意義,以及中國的發展前景和戰略意圖。習近平指出,中國的發展有自身的邏輯和規律,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也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不搞意識形態輸出,也不同任何國家搞意識形態對抗。中國沒有超越或取代美國的規劃,美國也不要打壓遏制中國的打算。
習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從50年中美關係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衝突帶來的啟示,應該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去年峇里島會晤時,美方表示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這次舊金山會晤,中美應該有新的願景,共同努力澆築中美關係的五根支柱。
一是共同樹立正確認知。中國始終致力於建立穩定、健康、永續的中美關係。同時,中國有必須維護的利益、必須捍衛的原則、必須堅守的底線。希望兩國做夥伴,互相尊重、和平共處。
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讓分歧成為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鴻溝,而是要想辦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橋樑。雙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則底線,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冷靜處理分歧和意外。
三是共同推動互利合作。中美在許多領域存在廣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經貿、農業等傳統領域,也包括氣候變遷、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雙方要充分運用在外交、經濟、金融、商務、農業等領域恢復或建立的機制,進行禁毒、司法執法、人工智慧、科技等領域合作。
四是共同承擔大國責任。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麻煩離不開大國合作。中美應該做表率,加強在國際和區域議題上的協調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雙方提出的倡議要彼此開放,也可以協調對接,形成合力。
五是共同促進人文交流。要增加兩國直航航班、促進旅遊合作、擴大地方交流、加強教育合作,鼓勵並支持兩國人民多來往、多溝通。
習近平深入闡述了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指出,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重視美方在峇里島會晤中所作出的有關正面表態。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習近平指出,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資審查、單邊制裁方面不斷採取針對中國的舉措,嚴重損害中方正當利益。打壓中國科技就是遏止中國高品質發展,剝奪中國人民的發展權。中國的發展壯大有內生邏輯,是外部力量阻擋不了的。希望美方嚴肅看待中方關切,採取行動,取消單邊制裁,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拜習會後兩位領導人並未發表共同聲明或簽署聯合公報,不過據央視報導:中美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小組,開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國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諮詢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同意明年早些時候進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擴大教育、留學生、青年、文化、體育和工商界交流。 (相關報導: 舊金山拜習會登場!習近平大談「美中共存論」: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彼此轉過身去不是好選項 | 更多文章 )
央視指出,兩國元首認可雙方團隊自峇里島會晤以來討論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所做努力,強調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衝突、恪守《聯合國憲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係中的競爭因素。兩國元首歡迎雙方團隊繼續就此討論。兩國元首也強調在當下關鍵十年中美共同加速努力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歡迎兩國氣候特使近期開展的積極討論,包括:2020年代國內減排行動,共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遷杜拜大會(COP28)成功,啟動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小組」以加速具體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