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積欠對台軍售知多少?總金額超過6千億,多項不對稱裝備仍未交貨

美國陸軍的砲兵正在進行射擊訓練。(美國陸軍官網)

美國對烏克蘭與以色列的軍事支持,讓許多人擔憂美國的國防工業還能不能即時生產台灣所訂購的武器與軍備。畢竟美國是台灣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武器供應國,如果無法即時對台灣交付武器,恐怕會對台灣戰力更新與升級的速度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危及台灣的國家安全。拜登政府並未公布積欠台灣訂單的細目,不過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6日在最新報告中揭示了美國積欠的對台軍售及其組成。

卡托研究所使用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這兩個資料來源進行分析,並且將美方積欠台灣的軍備區分為彈藥、傳統武器、不對稱裝備三大類。卡托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美方積欠台灣的軍備總數來到191.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172億元),其中彈藥將近14%(28.4億美元)、不對稱裝備佔22%(42億美元),前兩者以外的傳統武器所佔比重最大、來到63.2%(121.1億美元)。

美國對台軍售積壓金額為191.7億美元。
美國對台軍售延宕狀況一覽。

傳統武器

尚未交付的傳統武器金額121.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00億),占整體積欠的最高比例—63.2%。卡托研究所稱,傳統武器比不對稱裝備能力更強,但成本往往也更加高昂,操作人員需要更多訓練。傳統裝備的典型例子是傳統戰機、戰車和水面戰艦,適於應對中國的脅迫性軍事活動。但傳統武器的成本更高,在高強度戰爭中,也更容易成為敵方優先攻擊的目標。

其中F-16V戰機80億美元(約新台幣2576億),占整體積欠的41.7%;M1A2主力戰車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4億),占整體積欠10.4%—光是這兩項武器所佔金額就超過一半。其他遲交的傳統武器還包括:M109A6自走砲(占3.9%)、F-16的紅外線偵搜系統(2.6%)、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2%)、MS110偵照莢艙(1.9%)、供基隆級驅逐艦使用的AN/SLQ-32電戰設備(0.4%)。

不對稱裝備

美方積欠的不對稱裝備金額為42.21億美元(約新台幣1359億),占整體積欠的22%。其中以魚叉岸置防衛系統23.7億美元(約新台幣763億)最高。卡托研究所將不對稱能力定義為「機動性強、成本相對低、能夠抵銷中國軍事優勢的武器」。

不對稱戰力被廣泛認為是台灣防禦中國入侵的最佳選擇,烏克蘭在過去一年多的戰爭裡,也展示了不對稱武器在對抗俄羅斯強大空軍與海軍戰力時所展現出來的價值。不對稱能力佔軍售延宕金額的22%(42億美元)。積欠裝備包括:MQ-9B無人機(占整體3.1%)、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俗稱海馬士,占2.3%)、空射魚叉飛彈(1.9%)、野戰資通系統(1.5%)、火山佈雷系統(0.9%)。 (相關報導: 哈瑪斯通報死傷數字可信嗎?美國、以色列態度保守,聯合國、WTO認為沒問題 更多文章

彈藥

積欠的各項彈藥金額為28.35億美元(約新台幣913億)占整體積欠的14.8%。其中以AGM-84H增程距外空對地飛彈10.08億美元(約新台幣325億)最高,占整體積欠的5.3%。卡托研究所所統計的彈藥類別不包括其他武器的附隨彈藥(比方說M1A2T訂單所包括的戰車彈藥),彈藥佔軍售延宕金額的近 15%,價值 28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