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能得到一頓免費的招待,重要的是,你得看看自己會得到什麼。金融業不斷的推出許多誘人的新產品,你不可能全部都瞭解。但我會給你一些更好的東西,這項工具可以幫你剖開所有天花亂墜的宣傳炒作、破除那些印刷精美手冊裡的錯誤陳述。這項方便、美妙的工具,其實只是常識。讓我們來看看一些令人討厭的東西,我們的目標很明顯,就是要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它們。
保險投資是很棒的─對你的經紀人來說,的確是如此
當我使用華爾街這個詞時,我指的是整個金融行業。華爾街的這些人特別有創意,他們想出了一些出色的產品,讓那些銷售這些產品的人,變成了千萬富翁。不幸的是,這些商品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並不是那麼好。這些金融商品有 64000 種不同的名目,比如股票指數年金、可變年金、萬能壽險和終身壽險。它們的名字真的很誘人,旨在讓投資者感覺良好、心境平和,因為它們可以為出售產品的人創造財富。
有一次我接到一家保險公司行銷部門打來的電話。他們沒完沒了的說,做為一名理財規劃師,如果我賣他們的年金商品能賺多少錢。就在我覺得好得不能再好時,他們告訴我,如果我出售的商品是有更長的解約期(消費者需要等待幾年才能拿回他們的錢,而不必支付高額費用的年限),我可以把佣金翻倍。
當我再也受不了的時候,我問他們,如果我幫他們出售帶有更長解約期的年金商品,讓我的佣金增加一倍,這是否符合我客戶的利益。此時電話就突然結束了。
有人或許會認為我是反對保險的瘋子,但我並不是。人們需要健康保險、汽車保險和其他形式的保險,來保護自己免受無法承受的損失。為了保護親人,人壽保險也是必要的。畢竟,如果你是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而你發生了什麼事,你的配偶和孩子可能會面臨財務上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完全支持人壽保險。一般來說,保險是管理你的風險的一個組成部分。我批評的是保險投資(insurance investing)。以我收到的一份小冊子為例,它在宣傳一種稱為「指數連結年金險」(equity-indexed annunity)的固定收益年金險(見圖表 11.1)。
指數連結年金險廣告十分常見,內容卻不一定是真實的。(圖/樂金文化提供)
當我和經紀人交談時,他告訴我,在行情好的年份,我可以獲得 100% 的市場回報,而在行情不好的年份,我也沒有損失。我可以根據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指數,來衡量我的報酬。
好消息是,我發現這些推銷詞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百分百真實的;壞消息是,儘管這些是真實的,但它絕非全部真實。事實上,我在閱讀了所有的註解並進行了廣泛分析後,我發現這個「安全網」商品,實際上只能帶給你 25% 的股市報酬。我甚至和這家數十億美元保險公司的兩位高階主管談過。他們簡短的回答:「我們審查過宣傳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公司很放心,這些內容都符合我們所訂的標準。」看來我要把這項計畫從聖誕卡清單上劃掉了。
我告訴你,我覺得這很糟糕。然而,負責這項行銷活動的保險經紀人(現在他可以稱自己為財務規劃師)告訴我,他的每一位客戶都完全明白自己買了什麼。是喔,他們當然明白。
雖然你可能需要擁有一個博士學位,以便能夠理解這些商品,但你卻不需要具備太多知識,就能銷售或購買這些商品。事實上,和我交談過的這名經紀人,深信這些都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他的收入取決於他相信自己在賣好東西。正如厄普頓.辛克萊( Upton Sinclair)所說:「如果一個人的薪資取決於他所不懂的東西,那他就很難理解了。」
為什麼保險投資行不通?
如何將無風險市場報酬的承諾,轉化為只能取得 25% 的市場報酬,這是非常技術性的,無法只用一個簡短的章節來解釋。謝天謝地,我們不需要這樣做,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到二年級學生都能理解的邏輯來解釋。
凱文曾經跟我說過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名在學校裡賣決鬥卡牌的孩子。對於那些還沒聽說過這些卡牌的人來說,它們是行銷怪獸的一部分,這個怪獸將武術戰士與一種交易卡牌、動作片人物、電子遊戲,以及他們能想到的所有東西聯繫在一起。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把在沃爾瑪賣 25 美分的卡牌,拿到校園裡賣 50 美分。凱文選擇直接從沃爾瑪購買卡牌,而不是向他的朋友買,這名朋友已充當起沃爾瑪和班上學生之間的中間人。
保險投資也是如此。保險公司也扮演著金融仲介的角色,把你的保費拿去投資。他們會投資一些神奇的標的嗎?結果是,他們大部分都投資於一些非常普通和保守的投資組合。我觀察了兩家保險巨頭,他們 1,000 多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投資中,大約有 89% 投資於固定收益商品、 7% 股票、 1% 房地產、 3% 則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和其他」。別誤會我的意思,我認為保險公司拿你的保費去做保守的投資,這是很恰當的。我只是說,我們消費者自己也可以建立一個幾乎完全相同的投資組合,甚至可以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是我並不推薦這些商品。
不幸的是,投保人拿到的報酬,可能不會像他們自己建立投資組合那樣好。你看,保險公司必須從這個保守的投資組合中取出收益,然後將其分派出去:
● 經紀人佣金
● 行銷成本
● 其他營業成本
● 稅賦
● 保險公司的利潤
剩下的部分以紅利或收入的形式,返還給投保人。顯而易見的一點是,使用超低成本工具直接購買投資組合,可以避開與這些金融仲介機構(保險公司)相關的額外成本(參見圖表 11.2)。
使用超低成本工具直接購買投資組合,可以避開與這些金融仲介機構(保險公司)相關的額外成本。(圖/樂金文化提供)
我有很多客戶在不知不覺中就買了這些所謂的「永久」保險。當我給他們看他們慘澹的收益時,我成了令人討厭的壞消息傳遞者。接下來,我必須要傳達更多壞消息,因為這些產品很容易買到,但要退出卻非常困難,而且還要付出昂貴的成本,部分原因是由於「退保費」。因為保險公司付給經紀人豐厚的佣金,來引誘你購買這些商品,他們需要你投保夠長的時間,來賺回這筆錢。如果你在這個時間點之前就解約離開,這些退保費用就會發揮作用,確保他們可以拿回他們的錢。
正如一位理財規劃師所說:「保險保護財富,投資創造財富,混淆兩者必然導致財務失利或徹底的災難。」說到積累財富,我的建議是繞過保險仲介,直接購買。在所有的情況下, 我建議遠離終身壽險、萬能壽險,以及任何類似於年金的東西。
如果你需要人壽保險,你可以購買低成本的定期保險。假設你把要付「永久保險」的存款取出,並將其餘的用於直接投資,你的收益可能會好得多。不要輕信那句老話:「既然你能給家人買永久保險,為什麼還要買臨時保險?」繞過保險公司直接投資,可以建立起一個投資組合,當你的長期保單結束時,就無需保險了。
作者介紹|艾倫‧羅斯(Allan S.Roth)
財富邏輯有限責任公司(Wealth Logic, LLC)的創始人,該公司是一家精品金融計劃和投資諮詢公司,目前為100個客戶提供5億美元的資產諮詢服務。羅斯(Roth)是科羅拉多大學(Colorado College)的兼職金融系教員,並在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的研究生稅學院教授行為金融學。他是投資組合構建和績效基準測試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