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星開發案》二家競標團隊都跨過160億財務門檻 但仍要度過長達7年的開發期……

台北車站雙子星開發計畫,台北市政府要求股債比1 :3,南海開發和藍天宏匯皆達此門檻,如何遴選最優申請人,考驗台北市政府的智慧。圖為雙子星大樓完工示意圖(資料照,取自台北市政府)

台北西區國門指標案件「雙子星」標案,12月即將進行資格標與價格標審議,目前2家投標廠商的財務條件也逐漸出爐,以台北市政府要求股債比1:3的要求推算,得標廠商至少必須準備160億元以上的自有資金,南海開發的主要出資人南海控股,目前帳面上的淨值為283.4億元,藍天宏匯的2個主要出資股東,藍天電腦與宏匯公司,公司淨值分別為423億與21.1億元,2家競標團隊都跨過了160億元的財務門檻,不過,「雙子星」的開發期間長達7年,如何遴選最優申請人,正考驗台北市政府的智慧。

根據證交所公開資料分析,藍天宏匯的2大股東藍天電腦與宏匯公司,前者是台灣上市公司,淨值為423億元,後者淨值較低僅21.1億元,如果以50:50的加權平均計算,藍天宏匯的淨值加權平均約有222億元,不過,藍天宏匯負責人許崑泰,在台還擁有群光與與群光電能2家上市公司;南海開發由南海控股與馬頓集團組成,出資比率80:20,南海控股的帳面上的淨值為283.4億元,馬頓集團的淨值更高,達400多億元,就財力而言,兩者差距不大。

南海控股負債比高達8成

業界分析,若純粹以財務角度分析,南海開發的主要出資人南海控股,目前的負債比率相對偏高,根據南海控股財報,該公司2017年底之借貸總額為241.6億港幣,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為60.64%。不過,上述比率並未考慮到該公司發行可轉債等負債,併計相關負債後,南海控股的負債比率達80%。

不過,該集團近年透過財務槓桿大舉擴張企業版圖,去年南海控股旗下的大地傳播,以33.8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影城,大幅擴增該公司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影城的據點數,讓大地傳播在中國的影城市占率達5.4%,穩居全國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第二名。

20181202-南海控股旗下的大地傳播,去年以33.8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影城,穩居全國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第二名。(取自南海控股網站)
南海控股旗下的大地傳播,去年以33.8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影城,穩居全國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第二名。(取自南海控股網站)

長期投資兩岸媒體產業 創辦人政商關係緊密

南海控股雖然沒有顯赫的財務能力,不過,該公司的負責人與股東政商背景仍不容小覷,南海控股創辦人于品海,過去20幾年來,長期投資於兩岸的傳媒與影視文創產業,從最早的香港《明報》,到2000年的傳訊電視投資台灣中天與大地兩個頻道,相關投資雖然讓于品海大賠1億美元,卻也為于累積了政商關係。于品海經營的南海控股,在2015年買下美國的《多維新聞網》,並回港台創辦《多維》雜誌後,又在同年成立《香港01》,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于品海鍾情於兩岸三地的媒體產業投資。

南海控股的政商實力,也反映在該公司的股東結構上,根據該公司財報,中國國務院下轄國資企業「中央滙金」,自2017年起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持有南海控股股權,2018年增加直接間接持有南海控股的股權達10.38%,是于品海以外的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則是馬來西亞富商林曉春,持股比率為8.03%。 (相關報導: 柯文哲連任後第一案 雙子星開發案再上演土洋對決  更多文章

于品海從不否認自己「親中」並「愛台」。(柯承惠攝)
南海控股創辦人于品海鍾情於兩岸三地的媒體產業投資,兩岸政商關係極佳。日前于品海表示,他從不否認自己「親中」並「愛台」。(資料照,柯承惠攝)

入股陽信、與桃市府合作 紅綠背景無牴觸

南海控股儘管具備中資背景,但在民進黨執政的今天,並不影響其對台投資,2017年8月,南海控股宣布斥資5億元,參與陽信銀行的私募現金增資,取得陽信2.4%股權,陽信銀行創辦人陳勝宏與薛凌的綠營背景,一度引發外界聯想,當時台灣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賴中強,曾經質疑不肖官員趕在內閣改組前,核准陽信商營增資案,讓于品海入股陽信商銀,同時質疑于品海的事業發展,與中國太子黨中信集團有很深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