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世界裡,自駕車將是必然:盤點全球各國自駕車開放現況

官員搭乘的第一輛Level 4交通車在活動開始後出發繞行(圖片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

不久前,福井縣永平寺町在日本首開先河,推出了「無駕駛人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近年來,世界各國汽車製造商和地方政府紛紛開展實證試驗,或許自動駕駛未來在日本也將成為理所當然的日常,但要實現這一願景還存在許多需要跨越的障礙。本文將整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課題。

「全自動駕駛服務」的實際情況

5月21日,福井縣永平寺町開始向公眾提供「無駕駛人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聽到這一新聞,可能有人會覺得「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上市銷售也不是那麼遙遠的事了」。然而不得不說,真正上市的那一天還非常遙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筆者將分析其原因,整理自動駕駛技術的現狀。

永平寺町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與今年3月30日日本修訂《道路交通法》一事密切相關。該法修訂後,允許「不需要駕駛人員的自動駕駛車輛(L4級)」上路行駛,使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成為了可能。

L4級自動駕駛是「特定條件下的全自動駕駛」,指的是駕駛過程中所需的識別、判斷、操作行為全部由自動駕駛系統實行的狀態。因為不需要任何人介入車輛的行駛,所以「無駕駛人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成為了可能。

那麼,承擔這項服務的自動駕駛車輛擁有怎樣的外觀呢?它看起來酷似高爾夫球場的電動球車。這款車輛由山葉發動機、三菱電機等企業組成的聯合事業體研發製造,以山葉發動機生產的電動球車作為原型。包括車輛前部和頂部安裝的各種感測器在內,其外形與我們平時使用的乘用車迥然不同。

其他一些國家也已經推出了基於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出行服務。

比如,美國GM汽車旗下無人駕駛品牌GM Cruise在舊金山、奧斯丁、費尼克斯三個城市推出了無人計程車服務,也採用了沒有駕駛人員、限定服務區域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與永平寺的無人駕駛車輛相比,其外形非常接近普通乘用車,最高時速為48公里,執行時間限定在車流量較小的夜間。

還有一家在美國推出了自動駕駛服務的是Alphabet(集團)旗下的Waymo。和GM Cruise一樣,該公司的車輛也沒有駕駛人員,限定服務區域,因此同樣可以定位為L4級自動駕駛。

L4之所以被用於無駕駛人員的計程車服務(又稱機器人計程車),是因為這有助於節省人事費和緩解人手不足的問題。換言之,其使用的車輛全都是專門為相關業務研發的,並沒有在市面上向公眾銷售。

自動駕駛技術的分級

那麼,市面上銷售的有哪些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呢?

在對此進行說明之前,讓我們簡單地溫習一下自動駕駛技術的分級。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設定了從L0到L5六個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分級體系,大致的定義如下所示。

0級:除了警告和暫態駕駛輔助外,不具有自動駕駛相關功能。

L1級:或在轉向或在制動和加速的任一方面具有駕駛協助工具。

L2級:在轉向與制動和加速的兩個方面都具有駕駛協助工具。

L3級:駕駛人員的視線可以偏離正前方的自動駕駛功能。但如果車輛系統發出要求,駕駛人員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接管駕駛任務。 (相關報導: 自動駕駛除了特斯拉,還能用在船上!日本無人貨櫃輪成功來回東京灣,航行790公里 更多文章

L4級:特定條件下的全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