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前壹傳媒主管認罪 黎智英將面臨無陪審團受審

2020年12月31日,香港終審法院應律政司要求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還押(AP)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及6名公司高層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案件,高等法院週一(8月22日)進行管理聆訊,庭上透露除黎智英及三間公司被告不認罪外,《蘋果日報》6名前高層擬認罪。此外,香港律政司引用「涉外因素」為由,指示黎智英等案不設陪審團,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香港壹傳媒6名前高階主管被披露,已根據香港國家安全法承認勾結串通。而他們被判入獄的前老闆、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由於不認罪,日後將在沒有陪審團的情況下接受審判。

目前已經在香港獄中服刑的黎智英,將會面臨沒有陪審團參與的國安法案件審理

綜合媒體報導,現年74歲的黎智英與壹傳媒的6名前主管,被指控密謀與外國勢力勾結,檢方稱,他們曾尋求外國政府對香港或中國大陸,採取國際制裁或敵對行動。黎智英是唯一不認罪的人。

法庭週一(8月22日)在案件管理聽證會上披露了被告的立場,該聽證會通常是閉門舉行,讓當事人在審判前處理行政事務。

這6名被告分別是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執行總編輯林文宗、主筆馮偉光和楊清奇。法官對6名被告的答辯,或將安排在黎智英案審訊前進行。

檢察官周天行週一(22日)告知法庭,蘋果日報的六名高階主管表示他們計畫認罪。認罪通常使被告有權減刑。此外,與此案有關的另外兩名活動人士先前已經認罪,並因同樣的罪名被定罪。

法新社報導稱,香港法院已獲悉,目前因六四集會案等案已在獄中服刑的黎智英,將不會認罪,這意味著法院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進行全面審判。

報導指出,香港律政司以案件具「涉外因素」為由,指示黎智英等案不設陪審團,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去年,官方在根據新的安全法凍結其資金後,《蘋果日報》倒閉了,包括黎智英在內的許多高級職員,被指控犯有勾結外國勢力涉違反國安法。

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已下令,將由香港政府挑選的三名法官,來審理國家安全案件,這是香港擺脫陪審團審判傳統的最新舉措。

香港普通法法律體系使用陪審團審判,已有177年歷史,但中國在 2020 年為遏制異議,而實施的立法允許案件由專職的國家安全法官審理。

截至目前,香港當局已拒絕對已提交高等法院的三起重大案件進行陪審團審判,被告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無陪審團恐成新常態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週一(22日)批評,香港有47名議員、社運人士將面臨不公平的審判,包含有5名被告遭檢方指控為「組織者」,可能面臨最高無期徒刑的重判。

由於8月16日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已指示,「47人初選案」將不設陪審團,「人權觀察」批評,這違背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刑事案件,一向皆由陪審團審理的傳統。

「人權觀察」指出,取消陪審團審判,是國安法剝奪被告公正審判權利的多項條文之一。該法為國家安全犯罪嫌疑人,另外設立一個特別的調查、檢控與審判的渠道,還規定由特殊警察單位調查及處理政治案件,並設立一隊由律政司司長和特區行政長官任命的特殊檢控官與法官,但行政長官本身則是由北京欽點。 (相關報導: 川普拜登對抗新冠疫情都靠他!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計畫年底退休 更多文章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曾協助舉辦初選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民主派初選只是一個香港民主派內部協調的機制,看不到何來為「涉外因素」。他形容香港律政司聲稱不設陪審團,是要保護陪審團及其家人的說法十分牽強,強調陪審團制度在香港一直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