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專家統計,燒肉產業的產值合計燒肉集團、加上地區性燒肉店和吃到飽類型燒肉店,預估產值至少200億元起跳。到底這樣的夯肉商機是如何被撐大的?在選擇多樣化的台灣餐飲市場,消費者為何喜歡吃燒肉?「熱鬧、新穎」的特性正中消費者下懷,而且疫情也推動了燒肉產業變形,讓燒肉跳脫出聚餐框架,開拓出多元路線,讓產值不斷成長。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2年全國餐飲業全年營業額為8653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18.9%。智慧餐飲科技平台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估算,燒肉在餐飲業占比約2%,以此推估產值約173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知名餐飲顧問林剛羽則認為,從燒肉集團乾杯2022年合併營收為37.86億,加上橘焱胡同6.8億元,就有44.66億的規模,加上地區性燒肉店和吃到飽類型燒肉店,預估產值至少200億元起跳。
林剛羽進一步表示,以王品集團多角化品牌經營的方式來看,在台灣餐飲業總產值近8000億中,王品一年還不到200億(2022年年營收183.2億元) ,占總產業的1成還不到,若按此比例樂觀推算,未來台灣燒肉市場應可持續成長達500億的市場規模。
氣氛熱鬧、新穎高端食材 燒肉展現多樣體驗魅力
到底這樣的夯肉商機是如何被撐大的?在選擇多樣化的台灣餐飲市場,消費者為何喜歡吃燒肉?論及台灣餐飲消費市場特性,程開佑認為燒肉剛好符合兩項需求:「熱鬧、新穎」。
聚餐需要熱鬧開心、有興奮感,以「乾杯」為例,從早期就以歡樂熱鬧的居酒屋氛圍、互動式活動等吸引年輕人,當時除了燒肉之外就只有美式餐廳Hooters或是TGI FRIDAYS跟店員有那麼多互動的機會,不只提供上菜服務,還提供一個氛圍創造出快樂的感覺,而且烤肉過程中也有社會角色分工,沒人閒著也沒人尷尬、是相當適合聚餐的選擇。此外就是食材新鮮高端多樣化及新穎食材,像是烤牛舌或牛內臟等等,是日常吃不到的食物,對大眾產生新奇想要嘗試的印象。
而雖然「烤肉」在台灣灣飲業發展的歷史不只有日式燒肉,早期還有以划算、吃到飽、多樣性為主打的蒙古烤肉,或者是特定餐廳供應的巴西窯烤或美式BBQ,但是程開佑認為文化性是很大的因素,由於台灣與日本文化相近,所以日式燒肉是可親近的文化體驗,且符合use of occasion(食用場合)的特質,日式燒肉是社交性、慶祝屬性的,即使單價較高時,也較容易建立價值,但若是換成巴西窯烤或美式BBQ也許接受度就不高,乾杯這種提供氛圍型的燒肉品牌就趁時勢而起。而2000年之後隨著韓流而興起的韓式燒肉也漸漸被接受。 (相關報導: 屋馬、碳佐麻里的最強品項都不是燒肉!內行人曝2大隱藏版必點吃法:進去先點10份再說 | 更多文章 )
乾杯董事長平出莊司表示,早年在日本居酒屋工作所受到的教育就是怎麼樣讓客人來這邊用餐時還能開心感動,所以1999年創立乾杯之後,他便設計出「8點乾杯」、「親親豬五花」等互動活動,拉近店員和顧客、各桌顧客之間的距離,「曾經遇到一位常客經常帶外國朋友來乾杯,原因就是在乾杯能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這樣的讚美對平出莊司來說感到相當欣慰。而乾杯所塑造出的「熱鬧日式燒肉」的氛圍也深深影響台灣燒肉產業的發展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