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觀點》郭台銘講一半的話

郭台銘。(美聯社)

6月22日台灣的新聞,基本上已經被郭台銘洗版了,不論你看的是什麼媒體,都是郭台銘。

這一天是鴻海股東會,相較於其他公司的股東會,鴻海的股東會已然成為台灣科技業的視窗,從這其中,你看到的是一家公司的自負與謙卑。

或許會有人認為TWicic太過誇大,鴻海股東會不就是一場秀,就像前兩天懂灣灣寫的一樣,台灣股東會已經變成像是演唱會一樣,主角就是平常高高在上的大老闆,表演的劇碼不是道歉認錯,就是表演大老闆親民愛民的一面。

這天的鴻海股東會顯然是後者。

事實上,過去幾年,郭台銘在股東會上都是如此,今年也不例外,除了端出日式午餐餐盒,郭台銘還親自為小股東打菜添飯。看到許多在場的小股東都是年紀大的長者,郭台銘還感性的說:「今天股東會看到很多老伯伯來,希望你們跟我媽媽一樣長命百歲」。

今天的鴻海股東會有很多重點,基本上,郭台銘是從內到外、從小到大,從鴻海談到台灣,從公司談到產業,從國家談到全球,這一場股東會,重頭戲基本上就是郭台銘的Keynote Speech。

特別喜歡聽不同人的演講,特別是在某些大公司老闆的Keynote Speech,因為,在那其中,有不少值得細細琢磨,特別是有些弦外之音Implication,雖不見得是言者無心,但那些看似普通的論述,最後卻還是被放進了講稿中,必然有難以被割捨之處。

這次在鴻海郭台銘的談話中,吸引人的是這一段:

「郭台銘表示,經濟發展從地域性走上區域性到全球性,加上網路發達、資訊傳遞快速,只要一地發生微不足道事情,就有可能對經濟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郭台銘說,經濟學家的預測跟天氣一樣,大部分是不準的,實體經濟現在變化快速,過去說可以預期 6個月到 9個月趨勢,現在經濟因素變動快,有些不合常規的判斷,加上各國政府措施,會影響經濟走勢成長。

郭台銘指出,現在號稱自由經濟,但卻也有些不自由,因為各國選民對各國經濟關注的程度,大於對國際性自由化事物的關注。他認為,國際自由化要讓世界貨物流通、自由貿易成長,但這程度往往取決於當地選民經濟的自主性,這兩者之間正在拔河。

郭台銘說,各國各地區域性組織出現,為經濟找出路,卻也可能反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

他以英國脫歐為例指出,在地經濟體或區域經濟體下面,也有本國經濟,因此選民經濟和保護經濟影響力日增,經濟全球保護主義也正在興盛。」

這一段談話之所以會讓TWicic注意到,在於郭台銘提到了對於「自由」這件事的解釋,特別是他提到了「國際自由化要讓世界貨物流通、自由貿易成長,但這程度往往取決於當地選民經濟的自主性,這兩者之間正在拔河。

TWicic必須說,相較於其他台灣老闆,年近七旬的郭台銘,對世界趨勢的觀察,細微敏感、獨到深切。

郭台銘提到「國際化」與「當地選民經濟自主性」之間的拔河。我不知道他是有心還是無意,但如前面所說的,郭台銘可以講一百件事,但他選擇在此時講這些話,必然是看到了什麼。 (相關報導: 恢復7天國定假日無影響? 郭台銘:自願周末加班的員工升遷最快 更多文章

TWicic是這樣想的,郭台銘要講的,是這個世界運行道理的改變,是他們那一輩人過去遵循規則的顛覆,是集中化與分散化、Top-down與 Bottom- up模式變、是群體與個體力量的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