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再談「亞洲.矽谷」這件事,是因為這一題不解,台灣IoT不會好。從「亞洲矽谷」到「亞洲.矽谷」,關於多的那一點「.」,有人說,代表的是唐鳳,有人說,這是阿斯匹林一顆。如果是阿斯匹林,那名字改成這樣更好:像是「亞洲。。。。。矽谷」、或者是「亞洲。矽谷。。。。。」。因為,需要很多的唐鳳,很多顆的阿斯匹林才夠力。有頭痛經驗的人也都知道,頭痛吃一顆止痛藥是沒有用的。「亞洲.矽谷」計畫,要為台灣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是數位經濟,談的是從台灣電子業、乃至到整體台灣產業藉IoT升級轉型問題,要先解決的問題,都是「心」。為什麼是「心」?有聽過「六月刈菜假有心」嗎?時間還沒有到、菜心還沒有長成,卻硬要說這就是刈菜,你可以大聲說,但能不能吃,就不是你說了算的。我必須說,這樣搞IoT,是因為真的不用心。因此必須要先心寬下來,借一句柯P最喜歡講的話,「深呼吸,放輕鬆」,之所以稱他柯P不稱他市長,因為喜歡以前的柯P,不喜歡現在的柯市長,但話說回來,你喜歡現在的蔡總統?還是幾個月前的小英總統?如果不知道現在的問題,卻想去建構未來的幸福,是可能的嗎?台灣現在需要的是百憂解,不是阿斯匹林,因為,從台灣政府到包括台灣電子業在內的許多台灣產業,不是身熱頭痛的小毛病,而已經到了不能輕忽的憂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