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騰博面臨執政危機,儘管他21日度過自由黨黨內投票,以48比35力壓同黨的杜頓,不過騰博23日再度面臨黨內倒戈,多達13名閣員公開辭職,表明騰博已經失去政府內部的支持,必須舉行內部投票,選出領導澳洲的新任總理。24日,騰博成為「前任總理」。自從2007年澳洲總理霍華德下台以來,騰博以外的4位總理都沒辦法做滿法定的3年任期,黨內逼宮成為澳洲政壇的新常態。
11年換5任總理 民調低迷、黨內逼宮成主因
財政部長柯曼(Mathias Cormann)、工作與創新部長凱許(Michaelia Cash)、通訊部長費菲爾德(Mitch Fifield)等原本力挺騰博(Malcolm Turnbull)的3名閣員23日宣布辭職,指騰博民調不佳,已失去政府閣員的支持,現已有13名閣員辭職。柯曼22日時仍表態支持騰博,卻於23日改變立場:「我曾希望繼續支持騰博續任自由黨黨魁,但我不能忽略現實。」他補充道:「周二(21日)時仍有5名閣員公開支持騰博,但是他們已經改變立場,這不是我可以忽略的事情。」
澳洲採行內閣制,每3年舉行國會選舉,通常由聯邦眾議院的多數黨推舉一名聯邦眾議員成為澳洲總理,由於澳洲總理多為多數黨黨魁,使得國會同黨議員有權決定總理的去留。2007年,執政11年的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率領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The 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於眾議院選舉敗給陸克文(Kevin Rudd)領導的工黨,霍華德甚至連自己領導的席次都選輸,宣布退出政壇,此後,澳洲11年就換了5任總理,沒有任何總理可以做滿3年任期,黨內逼宮更加常見。

午夜逼宮陸克文 吉拉德成為首位女總理
2010年6月,時任總理陸克文對礦業推動40%的資源盈利稅,聲望下滑,澳洲礦業上街抗爭。副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順勢於6月23日午夜時分逼宮,要求陸克文交出工黨黨魁與總理職位,成功迫使陸克文於隔日含淚宣布,不競逐黨魁職位。吉拉德沒有對手,順利贏得工黨黨魁,搖身一變成了澳洲史上首位女總理。不過吉拉德卻在同年8月的國會大選,讓工黨眾議院席次掉了11席,來到72席,最後只籌組少數國會。
吉拉德執政後期聲望不佳、工黨民調低迷,為了挽救同年9月的大選,陸克文於2013年6月的黨團會議上演復仇戲碼,以57比45擊敗吉拉德,當選工黨黨魁,回鍋澳洲總理。陸克文僅當了不到3個月的總理,即在同年9月的澳洲國會選舉敗北。

騰博過去逼宮同黨總理下台 如今也成「政變」對象
自由黨黨魁艾伯特(Tony Abbott)率領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150席的澳洲眾議院中斬獲90席,出任澳洲總理。艾伯特執政2年多,騰博卻在2015年9月14日發動「政變」,以54票比44票逼退艾伯特,任職澳洲總理,並於2016年以些微過半的76席,保住聯盟的執政權。

當年逼宮同黨總理的騰博,現在成為黨內逼宮的對象,澳洲預計於明年5月18日至8月4日之間,改選參議院76席中的40席,以及眾議院所有的151席。然而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澳洲當地所作的連續38個民調之中,騰博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全部落後在野的工黨,讓騰博難辭其咎,黨內掀起換總理,救選舉的呼聲。
騰博針對黨內雜音,21日先發制人,突然宣布舉行黨魁投票,並以48票比35票擊敗有意挑戰自由黨黨魁、總理大位的內政部長杜頓(Peter Dutton),然而自由黨內對騰博的不滿並未平息,至23日中午為止,已有13名閣員辭職。自由黨的85位聯邦參、眾議員若有43位以上簽署請願書,即可啟動黨團會議,再度進行黨魁投票。騰博2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稱若自由黨再度於明天中午之前啟動黨團會議,將不參與黨魁選舉,但揚言要提前解散國會。 (相關報導: 澳洲怎麼了?新納粹分子竟上節目大談仇恨思想,新聞台急撤影片忙道歉 | 更多文章 )

避免一夜換總理 工黨修改黨魁選舉規則
由於澳洲政壇黨內逼宮的事件多次重演,在野的工黨有了過去陸克文與吉拉德午夜逼宮的前例,於2013年起修改黨內選舉規則,現在工黨若要改選主席,由工黨議員組成的黨團會議只占結果的50%,其餘50%則由黨員選舉產生,加總決定黨魁人選,所有過程須花費1個月。未來澳洲工黨若執政,一夜換總理的情況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