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只是軍事演習,解放軍展現「對台作戰計劃」!台灣要思考如何因應封鎖戰術

2022年8月4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火箭軍部隊對台灣東部外海實施「多區域、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 。(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4日起一連四天在台灣周邊七處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演練,如同鎖台軍演,被視為是中共對裴洛西訪台的報復。分析人士表示,要在一、兩週內擬定七處軍演計劃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中共這次演練其實就是它的對台作戰計劃,台灣新竹外海的演習區,可能就是為了日後截斷台灣天然氣的能源補給而做的演練。所以台灣政府在反登陸與不對稱作戰外,應有更多的思考放在如何應對中共的封鎖作戰上。

中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3日接受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次演習的區域是對台灣「合圍」,呈現「關門打狗」的態勢。台灣北部偏西的演習區位於平潭島,是台灣海峽最窄處,解放軍在此擺兵布陣可以封鎖台灣海峽北口;台灣北部的兩個演習區域可直接封鎖基隆港;台島東部的演習區域則直接針對台灣花蓮、台東軍事基地,形成正面打擊態勢;位於墾丁半島東南部的演習區域則可以有效挾制巴士海峽的出入口;位於台灣西南部的演習區域緊貼高雄、左營。

雖然中國對台周邊海域發射飛彈已非首次,但跟1996年台海危機相比,解放軍這次的飛彈著陸點多了台灣東部的演習區,而且台灣西南方的演習區距離屏東離島小琉球不到十公里;在台灣南、北的演習區也已經切到台灣12海浬(約22公里)領空、領海的範圍,並影響到國際航道通行。

很短時間擬定七處軍演計劃?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裴洛西訪台事件的發酵不過就這一、兩個禮拜的事情而已,解放軍從知道此訊息到做出回應策略,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但要擬定七處軍演計劃是耗時的,絕非短時間內就能完成,所以其中有相當深層的軍事意涵,也就是說,它不只是一個封鎖台灣的演習而已,而是一個「對台作戰計劃」。

羅慶生說:「這麼一、兩個禮拜的時間就能夠擬定出在六、七個地方的演習的計劃,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這一個演習的整個計劃其實就是它的作戰計劃,只是把它拿出來當作一個演習的鋪陳而已。」

他指出,有一個易被忽略的演習區在新竹外海,這很可能是日後中共用來截斷台灣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位置,一但此區和台中港被封鎖,台灣天然氣的能源補給很可能就會中斷。

羅慶生說,除此之外,中共有兩處演習區位在台東外海,並進入到日本的防空識別區,這代表解放軍這次演習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反介入」,所以它不只是針對台灣,也針對美、日。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軍事雜誌創辦人平可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準備試射彈道飛彈並飛越台灣本島的意圖十分明顯,從中國探勘海底地形的觀測船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就可以看出端倪。

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

他說,觀測船是用來探測彈著點的海底地形、氣象、風速、風向,這些參數對彈道飛彈的發射極其重要,一旦發射彈道飛彈或高超音速飛彈,有可能回收模擬彈頭,而052D飛彈驅逐艦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其「有源相控陣雷達」足以跟踪短程彈道飛彈的彈道,這些都是解放軍要發射飛彈穿越台灣本島的重要信號。 (相關報導: 南韓學者評裴洛西訪台》美國贏得外交、經濟勝利 中國在戰略上更勝一籌 更多文章

新華社報導,4日13時許,東部戰區陸軍多台新型遠程箱式火箭炮在台灣海峽實施了遠程火力實彈射擊訓練;東部戰區火箭軍部隊對台灣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了多區域、多型號的常導火力突擊,飛彈全部命中目標區域,檢驗了精確打擊和區域拒止能力;東部戰區海軍則有10餘艘驅護艦艇連續在台灣周邊海域實施聯合封控行動,對火力試射區域進行掃海警戒,配合友鄰兵力進行偵察引導,整體檢驗了戰區多軍種部隊聯合感知、聯合指控、聯合殺傷、聯合行動、聯合保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