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是「芭比故鄉」!新北市泰山區做出近10億隻芭比,好萊塢電影喚起集體回憶

《Barbie芭比》女主角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美聯社)

好萊塢電影《芭比》(Barbie)在全球票房掀起旋風,8月15日,該片​​全球票房突破12億美元(87.5億元人民幣;383.29億元新台幣)大關,成為電影史上女性導演最賣座的電影,同時打破華納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票房紀錄。

簡單來說,這部喜劇是以玩具公司美泰兒(Mattel)生產的芭比娃娃為主角,借著由澳大利亞影星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演的「真人芭比」,如何從童話世界走入真實世界的冒險。芭比在現實人生中,遭逢一連串的挫折並認識不同的女性,進而反思自己的性別認同。

電影《芭比》導演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在倫敦出席歐洲首映(12/7/2023)
《芭比》電影導演葛莉塔潔薇表示,她確實想借著芭比玩偶,探討女權議題。

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在許多專訪中均表示,她確實想借著芭比玩偶,探討數十年來,西方女性追求自我中,面對來自愛情與家庭之間的種種挑戰,影片有她對於女權的反思。

不過,「金髮碧眼」的芭比小姐,事實上卻早遠在亞洲的台灣出現過?

台灣「出生」的芭比

芭比曾經在台灣出現的歷史,隨著這部電影的全球賣座,漸漸引起討論。

1960年代,台灣度過了風雨飄搖的50年代,以蔣介石為首,從中國大陸退守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其技術官僚開始擘畫台灣的經濟建設,根據台灣文史研究人士陳思安調查,彼時台灣政府想要吸引外資來台,同時積極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台灣陸續成立許多加工出口區,需要龐大的勞動力,在台北市郊,人口稠密的新莊泰山地區,成為美泰兒公司來台灣設廠的首選。

台灣製造的芭比娃娃(郭雪美提供圖片)
1970年代,台北這座工廠的芭比娃娃產能,曾佔全球市場的80%。

根據新北市泰山區公所「娃娃館」的資料,1967年美泰兒公司與台灣生產塑膠原料的台商華夏集團,合作在當時仍稱台北縣泰山鄉的這片土地上蓋了「美寧工廠」,專門生產芭比娃娃,再外銷全球各地。

全盛時期,每一年有上千萬芭比娃娃都是在台灣製造,送到全球不同的女孩手中。美寧工廠曾經一度是亞洲最大的代工生產(OEM)工廠。

根據資料,當時在台北的這座工廠其芭比娃娃產能曾佔全球市場的80%,20多年來,工廠做出了近10億隻的芭比到全球各地。

泰山區公所資料提到,當時美寧工廠提供優渥的薪資,起初員工僅有20人,後來因為業務大增加,員工迅速擴展超過8000人,約佔全泰山鄉的三分之一。許多人在17、18歲時進入工廠,一直工作到1987年工廠停工,搬遷至中國大陸為止。

據報道,許多當地的老人家都會對外人說,「我小孩是芭比養大的」,足見美寧一間工廠在泰山的份量之重。

1980年代,幾位「美寧小姐」合影(白麗萍提供圖片)
老員工回憶稱,公司當時的薪資比台灣本土工廠高出很多。
1980年代,一位台灣美寧女員工依傍在樹旁拍照留念(白麗萍提供圖片)
「美寧小姐」被視為時髦的勞工,與她們手中製造出來的新潮,西化的芭比娃娃形象開始重疊。

「美寧小姐」

除了外包代工,成為當時台灣工廠的佼佼者之外,彼時來自全台各地,到美寧工廠的數千名女工,也因為親手做出了一隻又一隻昂貴,代表美國西洋文化的芭比娃娃,有了「時髦光環」。她們當時被當地人稱為「美寧小姐」,成為當時台灣產業發展,十分女性的一頁。

前泰山鄉鄉長李國書告訴台灣中央社稱,自1960年代末開始,台灣正漸漸從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許多農村鄉民對於當時能夠穿整齊制服,洋化的美寧員工有所欽羨。此外,由於芭比娃娃需要縫紉,裝飾等裝配,需要大量女性員工,因此在廠區的年輕女工逐漸被稱為「美寧姑娘」。 (相關報導: 「與中國強化關係,也要維持與台灣邦交!」瓜地馬拉大選結果出爐:阿雷瓦洛逆勢勝選 更多文章

白麗萍1984年到美寧工作。她告訴BBC中文說,她是在廠區認識了丈夫成婚後才離開工廠。她表示,選擇到美寧上班是「因為福利跟工作性質非常優」。

台灣新北泰山美寧工坊內展示的一系列台灣名人造型芭比娃娃(資料圖片)
美寧工廠撤走後,民辦美寧工坊曾延續芭比娃娃工藝,直到2014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