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回應蔡總統的十五個「是誰?」

民進黨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總統.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致詞。(陳明仁攝)

像一篇作文比賽,蔡主席全文充滿了對自我感覺的過度良好、執政黨成就的虛幻想像、對政治競爭對手的詆毀與汙衊、對被施政無能迫害者慘狀的美化與視而不見,還有美式發言的煽情與陳舊橋段。做為一篇參加作文比賽的文章,或許可以得到相同政治傾向評審的青睞;但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執政黨黨主席的發言,蔡主席應該引以為戒的是,這將不只是一篇不及格的發言,更是一篇爾後歷史的最佳證據-----證明什麼是民主政治下的推諉卸責、什麼是施政無能!

由於4500多字的文章可議之處太多,讀者絕對無法在正常血壓下讀完全文,我們只好體恤大家,僅就其中的幾個「是誰?」提出稍做回應。除了讓大家一方面在讀蔡主席的言語而接近憤怒失控,或忍俊不住大笑驚嚇旁人之餘,也能在讀完我們的回應之後,能有「禮失求諸野」、「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動」,更讓蔡主席和所屬黨工幹部、公職人員與支持者聽聽真實的民意,聽聽什麼才叫人間的公理正義!

回應第一個是誰:

【是誰執政的時候,讓買辦集團主導了兩岸關係,忘了台灣人的尊嚴?】

請問蔡主席,妳有勇氣公布從民進黨成立至今,在兩岸之間從事貿易的,包括黨工幹部、公職人員與支持者等具有執政黨籍的黨員名單嗎?

請問「已讀不回」的尷尬是不是起自2017之後的貴黨執政時期?

民進黨中的目前有能力「主導」兩岸關係的,是誰?或許我們該問的是「還有誰?」

請別再談台灣人的價值或尊嚴之類的言詞,因為那是絲毫而無助於國家經濟與民生議題的國王新衣。

回應第二個是誰:

【是誰眼裡只有中國市場,而忘了在東協、在南亞,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有更多的機會?】

我中華民國去年出超中國市場800億美元,幾乎等同於我國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當全世界都專注在中國市場時,請問蔡主席,貴黨的新南向政策帶來了800億美元的出超嗎?

據小民所知,貴黨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未受到諸如東協、南亞等國的相對等的重視,在其他地區的貿易協定簽署上,也未見任何可表功的成果。反而是成功扮演了無法究責廠商績效、與凱子式的給錢拜託人來觀光的散財童子角色!

資源的利用必須要做到「效益的最大化」,配比上必須針對現實做有效的分配,前政府的眼裡並非只有如爾等所說的「只有中國市場,而忘了在東協、在南亞,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而是前執政者至少還懂得加減法,請問蔡主席:「貴黨懂得做加減法嗎?」

如果貴黨還堅持必須「忘記中國市場,只能在東協、在南亞,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努力」,堅持要把雞蛋擺在幾個小籃子裡,小民們就要正告蔡主席,何不「其率醜類南徙於海」?

我們還沒談到只剩18個邦交國該由誰黨負責呢!

回應第三個是誰:

【是誰在過去六十年裡,死守著不公義的黨產,從來沒有自我反省,也沒有給許許多多的政治受難者,一個公平正義,是非對錯的交代?】

是誰用黑機關霸凌憲法的判定競爭對手的財產屬於不當?

回應第四個是誰:

【是誰畏懼改革、讓年金財務一年一年衰敗,最後瀕臨破產?】 (相關報導: 風評:蔡英文該憂慮的不是保守勢力,而是民進黨的吃相 更多文章

阿扁時代改了部分,馬英九也改了部分,馬更因為取消三節慰問金丟了國民黨政權。改革本身並不值得畏懼,但做為被改革者,憤怒的是貴黨汙名化、針對性的改革!難以忍受的是貴黨輕開源(基金收益)、重節流(砍軍公教警消合法退休權益)的改革!不解的是貴黨不敢改先破產的勞工、卻拚命砍後破產的軍公教警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