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的呼喚》:這部 Netflix 冷門韓綜,為何在中國女性社群意外爆紅?

南韓競技綜藝《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中多元的女性形象令人印象深刻。(Instagram@hastunt94)

我們距離《海妖的呼喚》這樣的節目,還差多少個《乘風破浪的姐姐》?

南韓競技綜藝《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Siren: Survive the Island,下稱《海妖》)邀請了六組不同行業的精英女性,每組4人,在荒島中以團隊作戰的形式完成求生、力量、合作、搶旗等比賽任務,淘汰對手、爭奪冠軍。六組專業人士分別是消防、軍人、警察、保鑣、運動員、特技演員,當中臥虎藏龍,有南韓總統保鑣,柔道世界級選手,精英特種兵,世界消防大賽得獎者等。

該節目5月30日於 Netflix 上線,10集的比賽在6月上旬放送完畢,至今在東亞不算走紅,自開播以來的三週在南韓本土取得了第9、第4和第6的每週熱門排名,在香港和台灣則未見上榜。但在並未引進 Netflix 的中國,《海妖》卻在一些社群悄然走紅,不但獲得豆瓣9.6的高分,更在「國外口碑綜藝榜」上連續數週蟬聯榜首。網民們在不同平台熱烈討論該劇進展,而節目參賽者的 Instagram 也意外多了大量中國女性粉絲。

《海妖》中多元的女性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重點呈現的女性力量與中國網路目前流行的女性發展理念相契合,或許是節目在中國特定的女性文化社群中非常流行的原因。

當中國「激女」遇上南韓綜藝

近十幾年來,中國女權發展較為外界所知的,便是2010年代後興盛的女權行動派,行動者提出了大量與公民運動同步的性別訴求和發起一系列街頭運動,後於2015年的女權五姐妹案起遭遇大規模官方打壓。而目前中國境內興盛的女權主義思潮,以2018年 #Metoo 在中國興起為轉折點,從學術和社運的殿堂,通過網路走向大衆,變成一股流行風潮。

有別於以前行動派艱難得無法通行的政治層面改革訴求,當下女權風潮更多專注女性自身生活方式和觀念的革新,包括對外表、事業、愛情、婚姻、金錢等女性生活相關領域的重新定義和理解,與網路生態、流行文化和娛樂休閒高度相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女權主義的概念如今變得輕飄飄,相反,一系列被外界認為比以前更「極端」的觀點、「激進女權」的社群、主流社會定義為男女大戰的網路性別戰爭,都在這一時期出現。

《海妖》在中國走紅的原因,一大前提背景是中國網路激進女權的理念受到現代南韓女權運動的很大影響。

端傳媒的綜述中介紹了南韓當代激進女權的脈絡,自90年代興起以來,路徑與中國有一定類似,經歷了激烈的社會運動後,網路上興起的女性論壇和平台,提出了很多被認為更「極端」的觀念,引導女性的生活方式。

其中,「6b4t」原則無疑對華文網路的影響最大:6b 可以理解為「六不」,包括不戀愛、不結婚、不與男性發生性行為、不生育、不購買厭女產品、不婚女性/單身女性互助;4t 在中文中被理解為「四脫」——脫束身衣(延伸為脫去為自我裝扮而做的化妝、打扮、減肥等一切行為)、擺脫御宅文化、脫宗教、脫偶像(指明星偶像崇拜,特別是男星)。 (相關報導: 孫小椒專欄:女性議題如何讓她們成為中國的「反賊」? 更多文章

這一系列理念,試圖讓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受到的男性的影響降至最低,更旨在跳出社會為女性設定的角色任務,跳脫出主流男性為女性安排的「好女人」、「美女」等評價體系,跳脫出被審視的客體框架,成為真正自己定義自己價值的自然人。南韓性別運動在觀點上深深影響了當下中國女權思潮,因而南韓的女性相關作品也會受到中國女性視角的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