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鼎鼐、居間穿梭《外交政策》推崇南韓總統文在寅是「川金會」大功臣

2018年4月27日,兩韓板門店峰會,金正恩與文在寅(AP)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川金會」將於6月12日於新加坡舉行,這也將是現任美國總統與北韓最高領導人史上首次會面。原先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情勢,如今能夠逐漸和緩,南韓總統文在寅功不可沒。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除推崇文在寅促成「川金會」的關鍵角色,也憂心白宮裡的鷹派人士可能讓這場世紀峰會功虧一簣。

川金會能夠水到渠成,有國際社會的多方因素,一個是川普(Donald Trump)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政策奏效,另外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希望尋求國際承認。《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分析,若沒有文在寅在背後穿針引線,搭起南北韓之間的和平之橋,川金會不太可能舉行。

文在寅在野10年 北韓政策早有佈局

《外交政策》指出,文在寅的北韓政策並非像川普一樣未經準備,而是早有佈局。現年65歲的文在寅是北韓難民之子,曾任人權律師,與前南韓總統盧武鉉是好友。2007年第2次兩韓高峰會,盧武鉉與時任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會面時,文在寅就是統籌高峰會的南韓總統府秘書長,對北韓事務早有經驗,然而當時盧武鉉與金正日會面,飽受美國猜忌,未能有太多突破。

2008年2月,時任南韓總統李明博上台之後,對北韓政策轉為強硬,2013年再由保守派的朴槿惠接任南韓總統,持續對北韓的鷹派立場,加上金正恩上台後戮力發展核武,增添朝鮮半島局勢緊張。

美國非營利組織「韓國社群」(Korea Society)資深主任諾爾波(Stephen Noerper)指出:「文在寅在野10年,這給他很多時間思考北韓政策。」這些思考的時間讓文在寅有機會重新調整「陽光政策」,讓他不像決策圈部分官員一樣立場更左,他希望與北韓謹慎地接觸。

文在寅去年先遞橄欖枝 發表「朝鮮半島和平構想」

文在寅於2017年5月10日正式就任總統,在內政上矢言打擊國內貪腐,重新贏得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他也承諾推動與北韓和解的政策。文在寅在就職典禮上指出:「我會迅速行動,解決國安問題。我願為了朝鮮半島的和平,造訪任何地方。如果需要,我會立即前往華府、北京與東京。如果情勢良好,我也會去平壤。」

南韓總統文在寅夫婦訪問德國,拜會德國總統(AP)
南韓總統文在寅夫婦訪問德國,拜會德國總統(AP)

文在寅去年7月在德國柏林發表「朝鮮半島和平構想」,表示只要條件成熟,願意與金正恩會面,談論核武問題、和平協定等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願意以柏林的對金正恩遞出橄欖枝。然而當時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川普正與金正恩隔空互嗆,讓文在寅無法施展長才。 (相關報導: 世紀峰會拍板定案》「川金會」6月12日新加坡登場 川普:為世界和平營造非常特殊的時刻 更多文章

朝鮮半島一度緊繃 文在寅抓緊會談機會

川普去年8月威脅要以「烈火與怒火」(fire and fury)對付北韓,金正恩則一度威脅攻打美國屬下的關島。川普去年9月還在聯合國大會嗆金正恩「火箭人」(Rocket Man),更曾考慮對北韓採取代號「流鼻血」(bloody nose)的局部軍事行動,摧毀北韓核武設施。一度被川普政府考慮擔任美國駐南韓大使的車維德(Victor Cha)也因為反對美國對北韓採取先制攻擊,而被放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