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吃止痛藥會傷身?婦產科醫師破解服藥4大錯誤迷思,不吃反而更嚴重

經痛吃止痛藥真的會傷身嗎?(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不少人寧可忍到最後一刻、痛到影響日常生活才願意吃藥,甚至痛到冷汗直流地抱著肚子問我:「真的可以吃藥嗎?會不會傷身、傷子宮、造成日後不孕?」就算我一再說明,按照劑量服用非常安全,還是覺得「能不吃就不吃」,希望盡可能靠自己撐下去。

為什麼大家這麼害怕、排斥止痛藥?以我的觀察和理解,應該是以下這些原因:

1、西藥傷身?

首先,台灣洗腎人口一直高居不下,而濫用消炎止痛藥是常見洗腎的原因之一。很多衛教文章常會提醒民眾不要亂吃止痛藥。雖然文章內容是針對三高、慢性腎臟病族群,在不確定診斷下自行連續或長期服用止痛藥,但民眾有時候就會把這些衛教資訊簡化成「止痛藥、洗腎、傷腎」等關鍵字,再加上社會普遍又根深柢固的認為「西藥傷身」,認為每吃一顆止痛藥就對腎臟多一分傷害,有疼痛盡量能忍就忍。

甚至也曾有錯誤的報導指出普拿疼會殘留在身體長達2年,天阿!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不就是吃一顆止痛藥,可以不痛2年?!很可惜的是,即使後續很多專家學者作出澄清,但大家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止痛藥會殘留、排不掉,盡可能不吃」的錯誤印象。

但其實,在腎臟功能正常的狀況下,每個月吃2、3天止痛藥根本不可能傷害腎臟,更不會傷身。只要本身沒有腎臟疾病、胃潰瘍病史,經期來時,在有疼痛預兆時服藥,是相當安全有效的。強忍著不吃藥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很容易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對身心產生的影響更不好。

有許多商人會利用女性不喜歡吃止痛藥的想法見縫插針,強化吃西藥、止痛藥很傷身,甚至無限上綱成吃止痛藥會讓經血排不出去、傷子宮、不孕等說法,推銷各種保健食品或飲料,暗示大家得靠特定產品「養宮、暖宮」補身體,就不用吃止痛藥。問題是,這些來路不明的產品根本沒經過長時間、大規模的檢驗,和止痛藥比起來危險性根本高上許多。有時廠商賺飽一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萬一吃出問題,根本找不到人負責,妳敢吃嗎?

2、止痛藥成癮?

另個原因,是許多人會將止痛藥和成癮、依賴連結在一起。首先要先釐清一下,免除疼痛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藉由藥物緩解有影響到生活的疼痛,是滿足需求。至於成癮則是指疼痛感消失了,仍然強迫性地想使用藥物,不使用就會出現一些戒斷症狀,好比不安、打哈欠、焦慮。

事實上,每種止痛藥的藥理機轉不同,而經痛最常使用的普拿疼(乙醯氨酚)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前者主要是單純只解熱鎮痛,沒有消炎效果,後者則是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來改善疼痛及抗發炎,兩個都不具有成癮性。常見容易成癮的止痛藥,主要是嗎啡衍生物的製劑,這些藥物多半是針對開刀急性、癌症病患、慢性疼痛等患者,屬於管制藥品,市面上根本難以取得。玩笑說一句,假如只是經痛吃止痛藥就會成癮,那成癮的勒戒所早就被年輕女生擠爆了啊! (相關報導: 吃藥千萬別亂配咖啡!藥師警告:十大類藥品碰上咖啡因,恐產生可怕後果 更多文章

3、止痛藥會有抗藥性?反而讓經痛更痛?

對止痛藥的排斥,也有人反應是因為:止痛藥似乎越吃越沒效,越吃越多顆,身體是不是對止痛藥產生「抗藥性」?其實,這通常是因為年紀增長、生活壓力劇增、活動量變少恰好導致疼痛加劇,並非止痛藥導致。在門診最常遇到的案例就是學生時代至少還有體育課稍微活動一下筋骨,變成上班族後每天坐在辦公桌前加班,根本沒有運動,下半身血液循環越來越糟,經痛才會變厲害,也就是說是隨著年紀或是生活習慣變化讓症狀變嚴重了,並不是止痛藥變沒效或者吃藥害妳變嚴重的。在此也特別說明,所謂抗藥性,主要是指細菌為了反擊抗生素做出基因變異的生存手段,但並非任何藥物皆會有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