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烏克蘭戰爭為師?習近平簽發《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學者研判「為合理化出兵台灣、南海作鋪墊」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解放軍。(美聯社)

中國官媒報導,習近平簽署命令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學者分析,綱要包山包海以利中共未來「師出有名」。軍事專家分析,其中提到「維護國家主權」、「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方式」,為中共解放軍仿效俄羅斯,在台海、南海發動所謂「特殊軍事行動」預作「法律戰」鋪墊。

新華社6月13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15日起施行。《綱要》共6章59條,總結實務經驗與理論成果,為部隊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提供法規依據。

新華社指出,該《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著眼有效防範化解風險挑戰、應對處置突發事件,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方式,規範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組織實施,對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解放軍第81集團軍某旅2021年在塞北進行實兵演練。(中國軍網)
解放軍第81集團軍某旅2021年在塞北進行實兵演練。(中國軍網)

台灣軍事評論員亓樂義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中共多年前著手研究非戰爭軍事行動,這是第一次公佈綱要,應與俄烏戰爭有直接關聯。俄羅斯對烏克蘭行動定義是特殊軍事行動而非入侵,稱其目的在反納粹。中共實施此綱要,以合理化未來對台海、南海採取軍事行動的定義,可視為法律戰的鋪墊。

亓樂義點破:「以後中國武力犯台,他不會說這是一場戰爭,因為戰爭是兩國之間的事情,他一定也會用這種所謂的『特殊軍事行動』,或『非戰爭軍事行動』,為了解決國內的分裂勢力問題,他一定是這麼去定義這場戰爭的。」

法律戰開打涵蓋「維護國家主權」

亓樂義提到,過去軍事界討論「非戰爭軍事行動」,指人道主義救援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如風災、海嘯、地震、急難救助,習近平簽署《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內容遠超過這範圍,涵蓋突發事件、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跟維和部隊的行動也不同。

亓樂義說,未來中共的軍事行動不會在本土實施,而在境外,他絕不會稱是發動戰爭、破壞地區和平的入侵行動,而是執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特殊的軍事行動。

亓樂義分析,該《綱要》裡面提到「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方式」,他認為這句話很重要。「這有一個伏筆,未來軍事運用不一定要非得發動戰爭不可、傳統意義上的『戰爭』,所以如何去創新?這個他們需要進一步深化,以便未來對台作戰、在南海的軍事行動,他都會運用,為他今後可能的軍事行動作一個定位。綱要出來了,就是對以後這些東西提供一個法律依據。」

亓樂義舉例,很多軍事行動未必引發戰爭,但可以解決問題,例如科索沃戰爭期間,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沒有引發中美戰爭。此外,美國曾經用無人機擊殺伊朗軍事將領蘇雷曼尼,也沒有引發美伊戰爭。

近日中國官員稱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美中防長對話提出,「若有人將台灣分裂出來,將不惜一戰」,與此綱要的發佈時間點很相近。 (相關報導: 大西洋理事會》美國「整合威懾」嚇阻中國武統台灣 中國與俄羅斯合作並非「沒有止境」 更多文章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對此,台灣國家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所助理研究員龔祥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認為是兩回事:「魏鳳和講的是不惜為了台灣一戰,那個是戰爭狀態。現在這個綱要講的是非戰爭狀態下的軍事行動,所以兩個其實是切開,綱要是主旨性的宣示,主要對內維穩,或也有講到對外,只要是人民財產生命安全這些,他都可以用這個綱要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