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支持「武統」台灣?一份針對中國受訪者的民調有何新發現

(BBC中文網)

今年五月,知名英文期刊《當代中國》(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發表了一份有關近1800多位中國公民針對「武統」台灣的相關民調結果。研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表示支持北京「武統」台灣者僅有55%,而且有33%的受訪者不同意動用武力統一台灣,表態希望立即對台灣發動戰爭者則僅有1%,民調結果引發輿論討論。

事實上,有關中國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看法,因為議題敏感一直不多見。因此,近年來發表的幾分相關學術民調研究,都引發持續關注。此次發表最新研究的兩位作者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遙(Adam Y. Liu)助理教授及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副教授李曉雋。

民調報告作者之一的劉遙告訴BBC中文說,「最重要的發現是大陸民眾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手段有比較大的包容性,並不是像預期的一樣多數都傾向武統。換言之,研究結果顯示,武統並沒有在受訪者間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在兩岸局勢緊張及美中關係不睦的當下,相關調研引發各方關注。兩位作者在論文最後也提到研究結果或可讓美國決策者認識到,對多數中國受訪者來說,並沒有一個立即出兵武統台灣的時鐘正在倒數,美國無須施行強硬的對華政策。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在分析該民調結果時對BBC中文表示,這篇文章的結論之一是較高教育程度的中國公民更支持武統,事實上與過去其他學者的研究相同亦即在社會階層越頂端的中國民眾,越會在民調上跟官方宣傳口徑一致。

長期從事政治民意調查及研究的王宏恩補充說,「但這也有一些隱憂,畢竟55%仍是過半數字,代表就算中國忽然民主化,台灣還是可能處在威脅之下」。

劉遙也對其他媒體強調,該調查對北京中南海傳達了「武力統一」並非多數受訪者認為的唯一選擇,北京也許無須認為對台灣需要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因為對多數受訪者而言,更溫和的兩岸政策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武統」民調

此次劉遙二人的研究調查是透過線上選擇加入(online opt-in panel)形式進行。抽樣受訪者遍及中國大陸各地,從不同年齡、收入及性別的受訪者都有,調查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進行,一共回收2000多份問卷,再篩選過濾1824份有效問卷後再進行分析。受訪者不包含居住在海外的中國公民。

但是,如同所有的政治民調一樣,因為樣本數、問題導向或分析方法等,皆會影響最後的統計數據分析結果。一般來說,小規模的抽樣研究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需做到精確統計及分析,從樣本中提供凖確的數字給外界參考。

 

譬如,劉遙向BBC中文解釋,問卷問題特別強調台灣沒有宣佈「台獨」,「在不發生重大『台獨』事變的情況下」,受訪者並不認為「武統」迫在眉睫。中國政府即使選擇保持現狀也並不見得會失分。」

「我們並沒有在問卷中設計一些特殊的情境,如台灣當局觸碰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他補充。 (相關報導: 圍棋》台灣21歲棋士撂倒中國棋王!新科名人賴均輔擊敗「中國第一人」柯潔 更多文章

針對問卷結果為何「只有」55%的人支持「武統」,王宏恩對BBC中文表示,這可能跟該問卷設計上的問法有關。他說,因為該調查問卷問的是,「是否要在2024年武統台灣」,而發問卷的時間點是2021年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當時很多中國民眾可能覺得沒空、或覺得2024年太近了。我認為假如問的是——是否永遠放棄武力攻打台灣,數字可能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