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正考慮降低對華關稅,試圖緩解處在數十年高位的通膨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美聯社)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慮調整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藉此緩解處於幾十年高位的通膨。

葉倫周三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她預計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就其計劃披露更多資訊,不過尚無確定的時間表。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葉倫在談到關稅時說,「我認為降低一些關稅可能是有必要的」,並表示此舉可能有助於降低物價。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國對部分中國出口產品加徵了關稅。

在聽證會上,葉倫還為她與世界各地的同行談判的國際稅收協議進行了辯護,說她有信心波蘭這個關鍵的反對國會加入進來。

葉倫告訴議員,雖然一些關稅對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很重要,但對中國加徵的某些關稅的成本最終還是由美國人承擔。關稅實施時,疫情還沒開始,當時的同比通膨率接近2%。

經濟學家預計,定於周五公布的最新美國通膨數據將顯示,5月份同比通膨率會持穩於8.3%,接近40年高點。此外,儘管失業率處於低位,但在期中選舉臨近之際,許多美國人對經濟的看法已因汽油、食雜品等的價格日益上漲而變得黯淡。

圍繞是否應該削減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以努力降低消費者的成本、抑制通膨,拜登政府內部意見不一。對於川普(Donald Trump)時代加徵的關稅,拜登政府已在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評估。放寬相關關稅舉措的方式或許會是擴大豁免類目清單。

葉倫表示,這是當前正在考慮的措施。不過,她說她認為關稅政策不會是應對通膨的萬能藥,因為商品消費只佔美國消費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消費支出是用於服務,如外出就餐、教育和醫療健康。

在拜登政府內部,葉倫和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已推動放寬關稅舉措,作為抗擊通膨的一種方式;包括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內的其他官員則尋求維持關稅,以保持對中國的壓力。

戴琪最近接受彭博電視(Bloomberg TV)採訪時說,就如何應對美國的短期經濟需求而言,所有選項都未排除,但對於美國調整美中經貿關係的中長期需求必須保持全神貫注。

在周三的聽證會上,議員們還向葉倫提出有關拜登政府採取哪些更廣泛舉措來應對通膨的問題。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數據,全美每加侖普通汽油的平均售價在周三達到了4.95美元的紀錄高位。

葉倫表示,俄烏戰爭正在推高全球能源價格,並影響到糧食供應。她說:「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出現了更高的通膨。」葉倫稱:「不僅僅是美國正在經歷通膨,當然通膨的一個重要部分來自於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

共和黨將通膨歸咎於民主黨,認為拜登政府在2021年初倡導推出的新冠救助計劃導致美國經濟過熱。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是多種原因造成了高通膨,而過去一年裡在供應和勞動力短缺情況下快速復甦的經濟助長了通膨。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日本有限度開放旅行團入境,日圓匯率接近20年來最低點 更多文章

對於自己與全球各國財長談判的國際稅收協議,葉倫表示:「我們已經與波蘭談過了,我滿懷希望地認為,波蘭很快就會基於他們自身的利益而做出同意協議的決定。」波蘭先前的反對導致歐盟無法推進130多個國家去年達成的對企業徵收15%全球最低稅率的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