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宛如現代義和團!北京防疫外交惹全球反彈 紐時:疫情重挫國際社會對中國信任

北京當局力推防疫外交,反倒引爆全球反中潮(資料照,AP)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之際,最初爆發疫情的中國亟欲透過向外援助的「防疫外交」重新擦亮大國招牌。但《紐約時報》直指,面對各國要求調查病毒源頭與咎責的聲浪,北京的「戰狼」外交再度出動,以激進的民族主義言論回擊,甚至用援助及經貿關係為要脅,威逼外國讚揚、感謝中國的抗疫表現,導致其展現實力的種種作為適得其反,更為國際持續升溫的反中勢頭推波助瀾。

《紐時》(NYT)3日刊出駐歐洲首席外交記者厄蘭格(Steven Erlanger)專文,強調中國起初涉嫌隱匿疫情、導致新冠病毒蔓延全球的作為,已在國際社會引發反彈,而當北京在疫情期間的「防疫外宣」與戰狼外交相結合,非但無助於中國打造理想中慷慨大國的形象,更加劇歐洲、非洲多國對中國的反感與不信任,也重挫中國渴望取代美國領導地位的野心。

國際反中情緒升溫 

《紐時》指出,中國近來在外交舞臺左支右絀——澳洲呼籲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來源展開調查、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持續緊咬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的理論,更揚言要向中國求償,密蘇里州(Missouri)已開第一槍控告中國政府。

北京當局力推防疫外交,反倒引爆全球反中朝(AP)
新冠疫情之際,川普陣營對中國的敵意拉高至選戰以來新高(AP)

過去幾週,至少有7位中國大使遭駐在地(分別為法國、肯亞、奈及利亞、哈薩克、烏干達、迦納、非洲聯盟)召見,嚴正表達對中國使館帶頭發表不實言論、廣州非裔人士遭遇歧視等議題的不滿。在德國與英國,除了華為的5G爭議再起,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SWP)的中國專家史坦澤(Angela Stanzel)更稱:「對中國的不信任感隨著新冠病毒迅速水漲船高,甚至連政府部門都不知如何是好。」

疫情下的戰狼外交 

面對國際社會的質疑聲浪,中國外交體系的回擊力道也毫不手軟。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直斥密蘇里州的控告是「荒唐的惡意濫訴」,且「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只會招來嘲笑」。中國駐柏林大使館則因德國媒體《畫報》(Bild)要求中國賠償疫情損失,與其公然對嗆。

澳洲呼籲國際社會發起調查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抨擊澳洲「幫美國咬中國」,就像「黏在中國鞋底上的嚼過的口香糖」,中國駐澳洲大使成競業更在受訪時直言澳洲此舉恐將傷害兩國貿易關係,使消費者抵制澳洲貨品,澳洲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則強調不會接受北京的「經濟脅迫」。

另外,德國政府日前也證實,中方要求德國官員與企業公開感謝並讚揚中國的援助與防疫表現。美國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Georgette Mosbacher)則說,就連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都被中國外交官施壓,要求他致電習近平表達謝意,「(中方)可以利用這通電話進行宣傳,如果杜達不打這通電話就不會得到援助物資。」

以鷹派發言著稱的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以發言人身分亮相。(美聯社)
以鷹派發言著稱的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以發言人身分亮相。(美聯社)

《紐時》指出,「戰狼」外交路線過去幾年來一直受習近平與中共中宣部推崇,新一代的中國外交官競相以挑釁、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甚至是對駐在國帶有威脅意味的言詞表忠。「(中國)這個全新的外交官群體似乎在比賽誰更激進,最終冒犯了他們的駐在國,」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的亞洲事務資深顧問高德蒙(François Godement)便指出,中國與北歐數國皆爆發外交爭端,雙邊關係也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