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外交政策 文章列表
#
中國外交政策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4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稱賀錦麗支持度些微領先川普 學者解析她對中國外交政策立場
美國總統拜登高齡及健康狀康引起換人競選聲浪,副總統賀錦麗被視為替代人選之一,而11日發布的民調顯示,若是賀錦麗競選總統,些微領先共和黨對手、前總統川普。電子報《中國話題》指出,賀錦麗在副總統任內遵循拜登的外交路線,曾表明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強力支持台灣。
簡恒宇
2024-07-13 11: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圈共識 應對中國崛起卻有4種聲音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在過去數年已拓展至各領域,美國芝加哥大學副教授波斯特撰文表示,「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的共識,但對於應對中國崛起,實際上可分為4個陣營,包括主張要贏得競爭及和善看待中國野心等立場,可是無法先知道哪個方法能有效達成目標,同時避免最糟狀況。
簡恒宇
2024-06-22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泰國外交政策不再一面倒向中國 總理賽塔尋求多元機會振興經濟
讓經濟從COVID-19疫情中復甦,是泰國總理賽塔的首要任務,更宣布和中國互相給予觀光免簽證待遇,希望以此增加觀光收入。《外交家》6日指出,提升經濟的目標難以與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分開,美國、中國、俄羅斯都是泰國重要貿易夥伴的情況下,過去倒向中國的局勢或許會有所改變。
簡恒宇
2024-02-07 1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斷交了,然後呢?外交寒冬下,台灣的困境與解方
自3月25日宏都拉斯宣布與我國正式斷交與中方建交,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這是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上任以來,第九個與我國斷交的國家。近年來,由於中國領導路線變化、美中關係緊張…等等事件都造成中國不斷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造成現今僅剩13個邦交國的窘境。
林以璇
2023-04-20 13:30
新聞
政治
訪美外交政策委員會 柯文哲主張重建兩岸溝通:別讓民進黨再操弄統獨
2024大選將至,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展開為期20天的訪美行程。柯文哲在紐約的最後一站,前往美國外交政策委員(NCAFP),與多位學者進行對話;他強調,與談者都台灣處境艱難,而他認為,台灣強化自我防禦能力之餘,也應重建與中國的溝通管道。
葉語禾
2023-04-14 23:19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仇美情緒」大成功!習近平稱中國「和平締造者」,竟意外獲得第三世界的大聲喊讚
儘管受到西方譴責,但習近平成功維護了北京方面在香港、新疆和南海的權威,這讓他有了更大的底氣,中國政府稱美國是虛偽的、自私的,只想阻止中國的崛起,這種表述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
金牛幫幫忙
2023-03-28 21:46
國際
政治
兩岸
兩岸疫情緩和,美智庫呼籲「儘快解除民間交流限制、重啟官方溝通管道」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呼籲,鑑於COVID-19疫情緩和,兩岸應儘快解除民間交流限制,設法重啟官方溝通管道,台灣強化防禦之餘增強基礎設施韌性。
中央社
2023-02-16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烏克蘭戰爭》面對俄羅斯吞併烏東領土,中國外交政策的底線和態度
俄羅斯上周宣佈吞併烏克蘭境內四個佔領區,引發國際譴責,但中國的回應卻非常模糊,並未批評俄羅斯,只稱「始終主張各國的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
BBC News 中文
2022-10-04 16:55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今日北京如何看待華府、盱衡世局?國際關係權威學者閻學通解析「後疫情時代」中國外交政策
全球近年經歷川普人主華府力推「美國優先」、新冠肺炎從中國蔓延全球的劇烈振盪,進入一段漫長的調整期,其中最關鍵的變數則是美中雙邊關係的發展。從華府看北京,無論鷹派鴿派,精闢獨到的分析比比皆是;但吾人也非常需要「從北京看華府」的視角,理解習近平決策圈是如何看待美國、中美關係、中國在今日世局的位置、中國國家發展的真正目標。
閻紀宇
2021-07-19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學人》點評拜登中國政策:50年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劇烈的轉變,盟邦恐怕難以接受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Nixon)訪問北京,為抗衡蘇聯而敲開中國大門,明年正逢此一歷史事件50周年,然而無論是北京抑或華府,「檢討」恐怕更多於「慶祝」。半世紀來位居主流的美中「接觸」(engagement,交往)政策──接納中國進入全球經濟體系,會讓北京當局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responsiblestakeholder),進而促成政治改革──如今已淪為一廂情願、已經破滅的幻想。
閻紀宇
2021-07-17 09:15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認為川普加速美國衰退」 智庫學者:中共正執行弱化美國策略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主任伊凡尼納8月曾表示,中國加大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且不希望美國總統川普連任成功,不過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議題專家杜如松撰文直言,中國認知到川普會加速美國衰退,中共也在執行第3波弱化美國的策略。
簡恒宇
2020-10-13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貿易、反恐、軍控、移民……拜登如果當選,美國外交政策將出現重大變革
據美聯社8月1日報導,如果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11月大選中獲勝,美國外交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變。拜登誓言要徹底變革美國在部分國際事務上的處理方法,將限制、推翻甚至廢除川普任期內制定的某些最重要、最大膽的外交政策。這些政策涉及歐洲、中東、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區,涵蓋貿易、反恐、軍控和移民等問題。
太和智庫
2020-08-18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外交政策近百年最大失敗,就是誤判中共」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美國將對共產中國更強硬
「中國正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世界,不過美國對中國的天真時代已經結束。」
李忠謙
2020-06-26 15:34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狼」宛如現代義和團!北京防疫外交惹全球反彈 紐時:疫情重挫國際社會對中國信任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之際,最初爆發疫情的中國亟欲透過向外援助的「防疫外交」重新擦亮大國招牌。但《紐約時報》直指,面對各國要求調查病毒源頭與咎責的聲浪,北京的「戰狼」外交再度出動,以激進的民族主義言論回擊,甚至用援助及經貿關係為要脅,威逼外國讚揚、感謝中國的抗疫表現,導致其展現實力的種種作為適得其反,更為國際持續升溫的反中勢頭推波助瀾。
鍾巧庭
2020-05-04 17:4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破空專文:中共挖走臺灣邦交國,中國人民付出巨額代價
2018年5月26日,中共再挖走臺灣的一個邦交國:布吉納法索。這個人口2千萬的非洲國家,曾經在去年1月表示:中共企圖以500億美元的出價,利誘該國與臺灣斷交、與中共建交,而它不為所動。然而,一年多後,該國動搖了,只能解讀為,中共對該國的出價加碼了,終於收買了該國。
陳破空
2018-06-05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觀點
多維觀點》在鄧小平基礎上回應現實的習近平外交思想
主管外交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7月17日在外交部網站上發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是一個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今年以來「習近平思想」信號密集出現,加之正值中共十九大前夕,楊潔篪以中國最高級別外交官的身份提出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引來人們不少關注。
蘇天澤、應濯
2017-08-29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