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烏克蘭戰爭與中國》北京如何因應「數十年未有之變局」?從其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屆滿15周,為全球政治、經濟、軍事帶來強烈衝擊與深遠變化。「當事國」俄羅斯、烏克蘭、美國與北約成員國之外,世界第二超級強權中國雖未直接支援任何一方,但角色與心態仍然備受矚目。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北京如何因應這場「數十年未有之變局」?從其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

對這兩個大哉問,美國兩份權威國際關係期刊《外交政策》與《外交事務》近來各有一篇專論解析,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 Andrew J. Nathan)談《中國為何對烏克蘭議題小心翼翼》;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石可為(David Sacks)談《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了什麼?》

中國為何對烏克蘭議題小心翼翼

黎安友指出,中國在烏克蘭議題上刻意與兩個陣營保持距離:一方面怪罪西方威脅俄羅斯安全在先,並譴責美國發動制裁;一方面重申其「尊重主權國家領土完整」的原則,呼籲各方以談判解決危機。關鍵原因在於,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針就是「不能信任美國」。

中國數十年來力爭實現成為「亞洲霸權」的歷史使命,一直預期美國會以各種方式反擊以保護其既有地位。中國在國力與野心蒸蒸日上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國從各個領域發動的攻擊,也遭遇多重挑戰,但仍保持方向,深信歷史大勢是「東升西降」,美國已步入無可挽回的衰敗歷程。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