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拆解蔡政府新南向財政黑洞

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是不是一個錢坑?(柯承惠攝)

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幫助低度開發國家建設投資促進機制,為這類國家設立技術銀行,促進雙方技術轉移、互惠互利。

蔡英文政府為力推新南向政策,於2017年8月31日召開第4次「對外經貿戰略會談」裁示,政府將建立策略性融資機制,「初期」匡列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50億元)的專案融資資金,協助邦交國及新南向國家進行公共工程合作,並指定金融機構提供優惠的策略性貸款,由政府補貼利差,希望行政院盡速完成執行計畫付諸執行。另外,蔡英文還要求外交部加速完成OIDC(海外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改組及增資,行政院應積極研議強化輸出入銀行的功能。

為此,不僅民間稱這項政策為蔡版「政府開發協助(ODA)」,媒體則批評這是重返「金錢外交」之不歸路,外界更質疑這是塑造一個「千億元財政黑洞」。

1,050億對於市斗小民來說是天文數字。

而蔡英文政府匡列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50億元),是我國國民存放於銀行的存款。政府的政策本應公開透明,尤其牽涉到1,050億人民存款,政府官員不應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

究竟,ODA到底是政府政策?還是商業模式?或根本是政府在沒有得到所有人(就是人民)同意就直接使用人民存款來作的「金錢外交」?

背後的疑點與真相就讓我們共同一窺虛實釐清每個環結!

一、「政府開發協助(ODA)計畫」非千億黑洞?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嚴正駁斥,強調 ODA 不是外交援助,而是我國商業銀行融資給外國政府的採購機關,由外國政府保證、我國廠商承包工程的作法。35 億美元是銀行融資額度,和政府預算無關,政府只補貼利息,呼籲外界不要混淆視聽。

徐國勇還說,未來「以ODA模式推動海外公共工程執行計畫」的相關案件也會比照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將案件資訊公布於網站。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的言論即代表行院的正式立場;但是2017年10月18日時任外交部長李大維與立法委員蔡適應於外交委員會諮詢現場。

李大維部長卻說:「這些全部都是要經過商業銀行的優惠貸款」。

蔡適應委員回應:「所以我們是補助我們的企業去國外投資嘛?我們沒有補助他們國家的政府?」

李大維部長回答:「嗯,沒有。」

蔡適應委員回應:「我們也不是補助他國的政府辦公共工程嘛?」

李大維部長回答:「沒有。」

是的,時任外交部長告訴大家,蔡政府「初期」匡列35億美元不是補助他國的政府辦公共工程!

2018-02-26-新任外交部長交接典禮,前部長李大維致詞02。(盧逸峰攝)
前外交部長李大維曾說ODA初期匡列的三十億不包括援助外國公共工程。(盧逸峰攝)

二、承前列事項,「政府開發協助(ODA)計畫」貸款給我國企業?還是他國政府?

2017年10月19日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與立法委員盧秀燕於經濟委員會諮訽現場。

王美花次長表示:「ODA的貸款機制是我們直接貸款給地主國、業主國國家政府的相關單位,並不是貸款給我們的廠商。」

三、ODA為政府政策?還是商業模式?

2017年10月19日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與立法委員吳秉叡於經濟委員會諮詢現場。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新南向衍生新打工的新趨勢 更多文章

吳秉叡詢問:「用的一定是當地人,所以對本國的就業協助不是非常的大,最主要的是要做新南向的連結,跟外交關係上的協助,因為得標之後把工程做的很好。但是這裡面有沒有政府對政府之間,所謂的利益、默契之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