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接連訪問羅馬和柏林之後,14日傍晚搭乘法國政府提供的專機,從德國抵達法國,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愛麗榭宮共進晚餐。會後馬克宏承諾,在未來幾周內,法國將提供烏克蘭更多的軍事援助,包括輕型戰車、裝甲車及士兵訓練。同日,他也向法國媒體表示,俄羅斯已經在地緣政治上輸掉烏克蘭戰爭,並正在成為中國的附庸國。
哲連斯基二訪法國,馬克宏承諾擴大軍援
根據《美聯社》(AP)報導,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4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巴黎愛麗榭宮(Elysee Palace)進行約3小時的會談。這是哲連斯基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第二次訪問法國,但因其行程事先未公布,被外媒以「驚喜訪問」形容。
會談結束後,馬克宏辦公室表示,法國將於「未來幾周內」提供烏克蘭數十輛輕型戰車、裝甲車,以及更多防空系統,但並未公布實際數量。另外,法國今年也計畫在其境內訓練2000名烏克蘭士兵、在波蘭訓練近4000名,作為更廣泛歐洲努力的一部分。
由於烏克蘭近期積極在烏東及烏南地區發動反攻,企圖從俄軍手中收復失土,法國14日也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它對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支持堅定不移,並承諾只要仍有需要,就會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政治、經濟、人道主義及軍事上的援助。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哲連斯基與馬克宏同日也呼籲,各國應該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措施。哲連斯基抵達巴黎後更發推表示,「每次出訪,烏克蘭的防禦和進攻能力都在持續擴大。我們與歐洲的關係愈來愈緊密,俄羅斯面臨的壓力也愈來愈大。」

「俄國已在地緣政治上輸掉戰爭,成為中國的附庸國」
14日稍早,馬克宏接受法國媒體《每日輿論報》(L'Opinion)訪問時,談到北京與莫斯科的傳統盟友關係,以及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NATO)等議題。他表示,俄羅斯已經在地緣政治上輸掉烏克蘭戰爭,並正在轉變為中國的附庸國。
馬克宏向該媒體說道:「事實上,它已經向中國採取一種屈從的形式,並失去了對其至關重要、進入波羅的海(Baltic)的通道,因為它迫使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迄今為止,法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一系列武器設備,包含輕型戰車、防空系統、榴彈砲及燃料。

稍早先造訪德國
搭機前往巴黎之前,哲連斯基在柏林會見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並表示「在西方國家幫助下,烏克蘭有望於今年年底前擊敗俄羅斯」,並感謝德國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大力支持」。
《衛報》指出,這是哲連斯基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首次訪問柏林,他在訪問期間表示「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捐助國」。蕭爾茨則稱,柏林至今已向烏克蘭提供170億歐元的援助。在哲連斯基來訪的前一天,柏林政府才剛批准一項價值27億歐元的軍事援助計畫,包括提供更多豹式主力戰車、裝甲步兵戰車、以及4套新防空系統。
在14日的記者會上,蕭爾茨表示力挺基輔(Kyiv),並直言不諱地將俄烏戰爭描述為「威脅整體歐洲和平的帝國攻擊」。「俄羅斯必須撤軍,」蕭爾茨表示,德國支持烏克蘭政府拒絕莫斯科任何結束衝突的協議。

哲連斯基與蕭爾茨於柏林會晤完後,兩人飛往德國西部城市亞琛(Aachen),出席「國際查理曼獎」(International Charlemagne Prize)的頒獎典禮。該獎項在去年12月頒給了哲連斯基和烏克蘭人民。
亞琛國際查理曼獎設立於1950年,旨在表揚促進歐洲一體化的人物。該獎項名稱來自埋葬於亞琛的查理大帝,頒獎典禮在每年的耶穌升天節舉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典禮上致詞表示,「每一代人都有必須站起來捍衛民主及其信仰的時刻……對我們來說,那一刻已經到來。」
「現代俄羅斯不僅向我們這個自由的主權國家發動戰爭,也不只是針對身為全球和平與繁榮象徵的統一歐洲作對,」哲連斯基在獲獎感言中說道,「俄羅斯在為過去而戰」,指責莫斯科企圖讓歐洲歷史倒轉。 (相關報導: 土耳其總統大選將投第二輪!艾爾多安差0.6%選票過半,稱接受決選定勝負 | 更多文章 )
在訪問柏林之前,哲連斯基13日率先抵達羅馬,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及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會見。教宗4月底曾說,教廷正參與試圖終結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的和平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