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大型基金逃離、風投人士收手:科技新創企業的狂歡派對散場

利用量子物理的屬性來執行計算的量子電腦,是21世紀尖端科技的代表之一。(美聯社)

對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急轉直下,企業創始人和投資者在13年牛市中積累起來的財富不斷縮水。

大環境驟變,曾一路高歌猛進的新創企業遭受重挫,面臨裁員、投資者疑慮重重、資金出走以及估值下降的黯淡前景。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去年,外界本來預計電商新創公司Thrasio LLC在一項融資交易中的估值將達到100億美元或更多,而且這家成立了四年的公司本來要在融資交易完成後上市。但該交易並未發生,Thrasio仍在燒錢,資金來自所籌集的逾34億美元債務和股權融資。該公司收購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平台上的零售品牌並進行集成化運營。

據前僱員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一份公司內部通知,最近幾周Thrasio裁了近20%的員工,宣布任命新首席執行官,在收購方面踩下剎車,並縮減了工程項目。

Thrasio的迅猛發展乃至許多新創企業的強勢崛起,要得益於多年的低利率環境以及上市公司股票數量的減少;上市公司股票數量減少促使投資者進入風險投資領域。這種趨勢在2020年有所加速,當時刺激措施和其他新冠疫情救助舉措產生了大量廉價資金,而由於防疫限制措施使數位應用和相關服務成為更熱門的資產類別,一些投資者將這些資金投資於新創企業。

形勢的逆轉反映了整體科技行業出現轉折。科技行業的股票正在受到衝擊,無論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 (FB)還是Twitter Inc. (TWTR)和Uber(Uber Technologies Inc., UBER),這些科技公司都在著手削減成本。

許多大型基金已經逃離了新創企業。風投人士對高估值避而遠之,並要求企業減少開支,提高利潤率——這是連續多年看重成長而非盈利能力後的一次180度大轉彎。除了上述壓力之外,下一筆投資資金來自哪裡還不得而知,這迫使幾個月前似乎還在高歌猛進的新創企業解僱員工,削減營銷開支,取消項目,並盡一切可能讓運營資金維持得更長久。

「這顯然不是暫時減速,」Index Ventures的風投人士Mike Volpi說。「這是一次適當的修正。是一個周期的結束。」

今年3月,新創公司首席執行官Doug Ludlow在Twitter上告誡其他創始人:「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走上盈虧平衡的道路,那就馬上開始。到2022年,風投資金將大規模撤出。」

Ludlow自己也面臨這個問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市場形勢惡化、與投資者在價格問題上出現分歧後,與新投資者進行一輪融資的計劃落空。他採取了B計劃:與現有投資者進行一輪規模小得多的融資,也就是所謂的「內部融資」。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當美中經濟雙雙受創,美中貿易戰的贏家到底是誰? 更多文章

Ludlow稱,他已經為自己成立三年的金融服務公司MainStreet Work Inc.制定了一個在六個月到一年內實現盈虧平衡的計劃。這需要裁掉45人,約佔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