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開啟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他將試圖把重心重新轉向對抗中國這一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之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分散了美國對這一要務的關注。
拜登的亞洲之行周四開始,他將訪問日本和韓國,這兩個美國的親密盟友希望美國更大程度參與亞洲事務。拜登還將著手加強與澳洲和印度的夥伴關係,並正式公布一項旨在加強與該地區貿易和投資往來的經濟倡議,儘管一些盟友和夥伴對該計劃的評價不一,認為它缺乏具體內容,而且沒有擴大美國市場的准入。
但眼下地區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北韓加大了武器試驗力度,包括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周三告訴記者,美國的情報顯示,北韓「真有可能」在拜登出訪之前或期間進行核試驗或飛彈試驗,或兩種試驗都進行。
蘇利文說:「我們正在為所有可能的突發事件做準備,包括我們在韓國或日本時,北韓做出這種挑釁行為的可能性。」
新當選的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將與拜登會晤,他希望重新加強與美國的防務關係,而此舉可能會激怒北韓及其鄰國中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加劇了外界對中國的擔憂。亞洲官員和安全分析人士說,在美國專注於歐洲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能會放心大膽地加大對台灣的軍事施壓,並進一步擴大對周邊鄰國的外交、經濟和其他形式的脅迫。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Eurasia Group區域分析師Neil Thomas說:「拜登將在該地區受到熱烈歡迎,因為中國的強硬外交政策促使許多國家希望通過與華盛頓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來制衡北京。」
但他表示,「注意力在任何政府中都是最寶貴的資源,白宮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有力回應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對其他優先事項的注意力」,包括闡明一項更有力的對華戰略。
蘇利文和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員說,他們沒有被烏克蘭戰爭、美國去年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局面以及通膨和持續的新冠疫情等緊迫的國內問題分心。他們表示,對於拜登所說的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之爭這一整體目標而言,阻止俄羅斯的目標至關重要,也是向北京發出了一個信號。
蘇利文說:「我們不認為這是向歐洲投入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與向印度-太平洋地區投入時間、精力和注意力之間的矛盾。我們認為二者之間有相互鞏固的作用。」他指出,對於因烏克蘭戰爭而對俄羅斯進行的制裁,日本、韓國和其他亞洲盟友都予以了支持,而歐洲盟友也在制定亞洲安全戰略。
蘇利文周三還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了電話。據白宮說,兩人討論了地區安全問題、烏克蘭戰爭以及美中關係問題。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對兩人會晤報導的措辭更為強硬,稱楊潔篪指責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實際行動與表態大相徑庭,並譴責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的做法。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為什麼說中國經濟這次放緩與以往不同?
|
更多文章
)
拜登在上任之初就把與中國的競爭確定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在貿易、安全和人權問題上採取了更強硬的姿態。在最近的一份政策文件中,拜登政府表示,美國雖然不尋求改變中國政府,但希望主要通過與盟友合作來影響中國的外部國際環境。
歐盟官員在上個月的影片峰會上指責中國領導人沒有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並警告說這可能對雙邊關係造成持久損害。在本周舉行的美國-歐盟貿易和科技委員會(U.S.-EU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會議上,雙方公布了在多個領域更好協調政策和工作的倡議,包括在高科技供應鏈和人工智慧方面。該委員會是去年為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而設立的機構。
2022年2月11日,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在澳洲墨爾本進行。(AP)
拜登還將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提升到更高的地位;除美國外,該集團還包括日本、澳洲和印度,這些國家共同關注北京方面在亞洲不斷擴大的影響力。拜登訪問東京期間,該集團將於下周二召開一次面對面峰會 。
作為美國政府新的貿易倡議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正式啟動程式的一部分,預計拜登還將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舉行經濟會談。
這個新架構旨在與亞太國家建立經濟聯繫,解決數位貿易、供應鏈復原力和環保技術等問題。批評者表示,該架構沒有通過降低關稅或開放美國市場來激勵潛在的合作夥伴,而且總體而言,白宮在經濟往來方面的行動過於小心,無法為該地區許多國家提供可行方案替代它們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
在上周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日本貿易大臣萩生田光一(Koichi Hagiuda)表示,美國未能讓搖擺不定的國家加入進來,他稱該經濟架構只有在該地區盡可能多的國家參與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萩生田光一表示,美國不必急於啟動一個框架,「重要的是我們能讓多少國家與我們達成有實質內容的共識,並坐下來談判。」
東南亞國家是美中爭奪影響力的主要對象,上周,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紛紛前往白宮與拜登舉行峰會。而總額為1.5億美元的新經濟計劃涉及從清潔能源到基礎設施等各種項目。
一位政府高官告訴記者,這項投資是對「美國需要加大在東南亞參與度」的認可,儘管該地區普遍認為這筆投資並不夠。
「拜登的亞洲政策缺少的是經濟上的參與,」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前歐巴馬政府官員杜大偉(David Dollar)表示。「中國正在制定新的貿易協定並加大參與力度,美國卻沒有行動。亞洲國家總體上對孤立和遏制中國不感興趣,也不希望發生新冷戰。」
雖然中國政府四處擴大影響力的舉動疏遠了一些國家,但中國領導層也拋出了貿易、基礎設施和其他方面的誘餌來爭取各國政府,擴大中國的影響力,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
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攝於2019年。(AP)
今年春天烏俄戰爭愈演愈烈之際,拜登政府竭力阻止索羅門群島與中國達成一項安全協議,該協議可能會允許中國軍艦使用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的港口設施。二戰時期,美軍曾在索羅門群島參戰。中國上個月證實,已與索羅門群島簽署了這份協議,幾天后,拜登政府負責亞洲事務的主要官員抵達索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
在即將到來的行程中,韓國和尹錫悅的當選為拜登政府提供了一個加強美國安全存在的機會。
尹錫悅在競選期間承諾恢復與美國的「全面戰略聯盟」,他還呼籲恢復軍事演習。自2018年以來,為了勸說北韓開展外交活動,軍事演習主要通過計算機模擬進行。
尹錫悅的發言人說,重提聯合防禦立場是此次峰會的一個關鍵目標。韓國方面稱,代表尹錫悅的一個代表團於4月訪問華盛頓時,雙方還討論了向韓國部署核潛艇和轟炸機等美國戰略資產。
一位政府官員說,如果北韓像美國和韓國官員所說的那樣進行第七次核試驗,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展示」對韓國和日本安全的堅定承諾。該官員敦促北韓做出外交回應,並緩和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