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拜登上任後首訪亞洲:尋求重新聚焦對抗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本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開啟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他將試圖把重心重新轉向對抗中國這一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之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分散了美國對這一要務的關注。

拜登的亞洲之行周四開始,他將訪問日本和韓國,這兩個美國的親密盟友希望美國更大程度參與亞洲事務。拜登還將著手加強與澳洲和印度的夥伴關係,並正式公布一項旨在加強與該地區貿易和投資往來的經濟倡議,儘管一些盟友和夥伴對該計劃的評價不一,認為它缺乏具體內容,而且沒有擴大美國市場的准入。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但眼下地區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北韓加大了武器試驗力度,包括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周三告訴記者,美國的情報顯示,北韓「真有可能」在拜登出訪之前或期間進行核試驗或飛彈試驗,或兩種試驗都進行。

蘇利文說:「我們正在為所有可能的突發事件做準備,包括我們在韓國或日本時,北韓做出這種挑釁行為的可能性。」

新當選的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將與拜登會晤,他希望重新加強與美國的防務關係,而此舉可能會激怒北韓及其鄰國中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加劇了外界對中國的擔憂。亞洲官員和安全分析人士說,在美國專注於歐洲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能會放心大膽地加大對台灣的軍事施壓,並進一步擴大對周邊鄰國的外交、經濟和其他形式的脅迫。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Eurasia Group區域分析師Neil Thomas說:「拜登將在該地區受到熱烈歡迎,因為中國的強硬外交政策促使許多國家希望通過與華盛頓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來制衡北京。」

但他表示,「注意力在任何政府中都是最寶貴的資源,白宮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有力回應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對其他優先事項的注意力」,包括闡明一項更有力的對華戰略。

蘇利文和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員說,他們沒有被烏克蘭戰爭、美國去年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局面以及通膨和持續的新冠疫情等緊迫的國內問題分心。他們表示,對於拜登所說的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之爭這一整體目標而言,阻止俄羅斯的目標至關重要,也是向北京發出了一個信號。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美聯社)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美聯社)

蘇利文說:「我們不認為這是向歐洲投入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與向印度-太平洋地區投入時間、精力和注意力之間的矛盾。我們認為二者之間有相互鞏固的作用。」他指出,對於因烏克蘭戰爭而對俄羅斯進行的制裁,日本、韓國和其他亞洲盟友都予以了支持,而歐洲盟友也在制定亞洲安全戰略。

蘇利文周三還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了電話。據白宮說,兩人討論了地區安全問題、烏克蘭戰爭以及美中關係問題。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對兩人會晤報導的措辭更為強硬,稱楊潔篪指責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實際行動與表態大相徑庭,並譴責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的做法。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為什麼說中國經濟這次放緩與以往不同? 更多文章

拜登在上任之初就把與中國的競爭確定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在貿易、安全和人權問題上採取了更強硬的姿態。在最近的一份政策文件中,拜登政府表示,美國雖然不尋求改變中國政府,但希望主要通過與盟友合作來影響中國的外部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