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家擁有結婚的自由一般,我也只是圖一個「不要結婚的自由」罷了。
我曾在國外機場遇見一個韓國家庭,當時外國空服員以為我們是一行人, 請我幫忙一些事,而這也成為我跟那家人搭起話的契機。一個帶著兩名女孩、約三、四十歲的女人在男人取車的期間跟我聊了起來,她一邊稱呼我為「小姐」, 一邊說著很羨慕我不僅有時間,甚至還那麼年輕。雖然她的態度相當親切有禮貌,但我卻能感受到她把我當成年紀很小的人看待,那是一種「長輩」對待晚輩特有的從容及語氣。
綜合我們的對話內容來看,我們大概也才差個兩、三歲吧,要是我判斷有誤的話,她搞不好甚至比我還年輕。但就因為我沒有結婚,因為我是個被稱作「小姐」的不婚女性,我的輩分就這麼自然而然地被定了下來。在我們分道揚鑣前, 她對我這麼說道……
「趁一個人時多去旅行吧,我因為沒能在婚前多出外走走而感到很可惜呢。」
那是一句認為還是個「小姐」的我總有一天會因為結婚而變成不再是「一個人」的假設,但畢竟我跟她只是一面之緣,所以我當下只是給了個官腔反應,選擇輕鬆地一笑置之,並在笑著轉身之際覺得這番話真是令人咋舌。
我這輩子可是打算都要一個人過日子喔。

不結婚的自由
我隨時隨地都坦蕩蕩地對外表明自己不婚主義者的立場,大家聽到我這麼說通常會有「果然」或「很難說」這兩種反應。前者認為我這種「強勢」的女性會做出這種決定並不意外,後者則會以一種小心翼翼的姿態詢問我是否在成長過程中碰過什麼陰影或傷痛,才會導致對結婚這件事如此忌諱。這些人期待我會淚流不止地講述著自己不幸的童年故事,想要邊安撫邊灌輸我結婚生活有多幸福的念頭,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我是可以「改變」的。
噔噔,你們通通答錯了。真要說起來,我反而像剛出爐的麵包,是在非常溫暖的家庭裡長大,所以我才更心知肚明。我很清楚安定的結婚生活跟所謂的理想家庭會對女性造成多大的「折磨」,然而這個社會卻將這種驚人壯舉視為理所當然的「標準」,未能達到標準的人就會遭到他人貶低與興師問罪,而我從小就被灌輸這種觀念,不知不覺認為得以別人「母親」跟「妻子」的身分接受社會大眾的評斷。
一直到二十幾歲開始過上自炊生活後,我才明白家事活並不容易應付。單照顧我自己一個人都那麼辛苦了,要是超過兩人以上呢?光是想像就感到一陣背脊發涼。即便我在兒時曾描繪過身穿白紗的新娘,卻從未畫過她身旁的那個男人,到頭來因為畫不出男性而放棄漫畫家夢想的我,決定揮手拒絕這一切。
啊,結婚還是算了吧。
我這少了婚姻的人生,也許會被別人認為是失敗或是未完成的作品,而我搞不好哪天也會對此感到後悔,但每晚蓋著被子躺在床上不斷被「我當初就該那麼做才對」的想法所包圍的狀態才是所謂的人生吧?就像是當下眼前正浮現著昨天沒能買下的特價品一般。 (相關報導: 「旅行就是賦權」:韓國90後女孩打造女子獨旅app,讓全球女生都能放心啟程 | 更多文章 )
我並不是因為不婚比較完美,或是比已婚更具優越感才做出這種決定。我甚至也沒有信心以後不會對此感到後悔,我只是純粹認為自己更適合這種生活,覺得這是我想要的樣貌,而這足以讓我心甘情願地承擔可能會產生的各種不便。我決定不要結婚,這並不特別,也不奇怪。就像大家擁有結婚的自由一般,我也只是圖一個「不要結婚的自由」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