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從「共同富裕」走進「共同限電」,習近平在演什麼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如今,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都裝在其中。(資料照,美聯社)

當習近平的「共同富裕」轉瞬被突變成全國「共同限電」,隨即在天子腳下的北京城開始實施限電措施的同時,中南海也沒歇著,同步發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閱讀運動。

據新華社以顯目位置報導,新增上線的重點數字圖書共48種,分別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11家出版單位出版,涵蓋習近平總書記著作、講話單行本,以及論述摘編、學習綱要、思想研究、學習案例體會、描寫習近平總書記工作生活經歷的作品等,中國的偉大領袖之歷史地位高度再次被推升。

習近平。(美聯社)
中南海發動學習習近平思想言論的閱讀運動。(資料照,美聯社)

這讓我驀然回想起讀書和當兵的那段年輕時代,因為拒絕被迫背誦《蔣公嘉言錄》而遭到處罰之不堪情境。所幸,民主化的台灣,年輕人已經不再被迫要學習那些莫名其妙的「偉人教條」了。

有趣的是,目前中國境內網路上正在流轉著一句名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來就是「有序供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歷史乃是一部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的意識形態進化史。

話說1977年鄧小平三度復出,經過激烈鬥爭,於1978年12月在中共11屆三中全會上確立領導地位,取代了毛澤東欽點的接班人華國鋒而一躍成為中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為了清理文革餘孽,鄧小平棄置階級鬥爭的主旋律,大幅轉向經濟改革開放,於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首度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年很流行一句政治口號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2012年9月28日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有篇專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個筐〉,作者錢鋼即曾對此做了有趣的新定義和新詮釋。他寫道:「這個提法的要害在『中國特色』而非『社會主義』;『中國特色』是修飾語、限定語,方便鄧小平對『社會主義』進行有利改革的。」

20190617 upload-鄧小平。(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鄧小平掌權後,棄置階級鬥爭的主旋律,大幅轉向經濟改革開放。(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隨著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改革開放的藍圖次第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成為強勢話語。

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這個「筐」里裝的已不只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鄧小平理論」,還包括了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中共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國家奮鬥目標,也從「富強民主文明」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延至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習近平則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正式指出中共要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狼姿態逐漸開始生成。

習近平真的要讓中國重返共產主義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筐」傳到習近平手上所曾丟進去的「雜菜」已經接近漫溢狀態,並還自認為已經可以一躍躋身為世界強國,因此從這「筐」裡跳出來的異形怪物決意不再裝孬,然後宣告「東昇西降」,正式展現出猙獰面目並挑戰美國的全球經濟主導地位,也不時宣稱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秩序。 (相關報導: 風評:拜登習近平開始談合作,台灣利益擺哪 更多文章

今年9月24日外媒BBC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撰文〈中國觀察:習近平為何要帶領中國「重返」社會主義〉,文中他說了句頗值玩味的金句:「中國特色」一直是中共的免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