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日本及西方阻撓 中國「鐵路外交」橫跨亞非歐美4大洲

中國高鐵。(Khalidshou@wikipediaCCBY3.0)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在亞非拉歐四大洲修建高鐵的國家。這是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調查的專家們在對2017年度中國「鐵路外交」的成果及其新年展望進行總結時表示的。專家們把具有戰略重要意義的中國鐵路項目與蘇伊士運河以及巴拿馬運河相提並論。

日本在亞洲與中國「鐵路外交」進行競爭時敗下陣來。2018年中國「鐵路外交」在亞洲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參加鋪設吉隆玻—新加坡高鐵線項目的招標。按照新加坡《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的資料,可能將於近期宣佈招標,現在該專案鐵路用地規劃已近尾聲。

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招标:中国优势明显

吉隆玻—新加坡高鐵招標,中國優勢明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指出:「擁有高鐵系統的日本人、韓國人和中國人,都在積極為本國利益遊說。要決定哪份合同更好將是一件極難的事情。」觀察員們注意到,中國高層領導人在北京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總理談判時探討包括鐵路專案在內的基礎設施問題。李顯龍還指出,為了開展新專案,最好創建一個三方財團,但「他還沒有看到過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聚在一起的情況」。

中日韓三國的公司是此次招標的實際競標方,但不會在這裡逐個列出名稱。但專家越來越經常提到中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國際集團」)。2015年,該公司在印尼招標中戰勝日本公司,贏得修建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的權利。這是整個東南亞次區域的首個高速鐵路項目。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維克托.帕福利亞堅科認為,贏得此次競標提高中國公司參加修建吉隆玻-新加坡高鐵線項目的機會。

「馬來西亞、新加坡也許將制定類似的招標條件。當然,修建價格將起到重要作用,但競標中也存在政治因素。我指的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有中國僑民和中國人居住。中國僑民在政界極富影響力,僑民代表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國都長期擔任相當關鍵的經濟職務。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只會不斷上升,因此,我認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方面在選擇高鐵承建夥伴時也將考慮這一點。」

新加坡-吉隆坡高铁

吉隆玻—新加坡高鐵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張柱庭(Zhang Zhuting)這樣形容中國在上述領域的競爭優勢:「首先,我將這樣的競爭定位為各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不是國家之間的競爭。其次,中國的企業在國外建設鐵路或高鐵方面的優勢有三點。第一,經驗優勢,目前為止,只看中日韓三國企業,在修建高鐵的歷史和里程數量上,仍然是中國企業佔據優勢。第二,中國的企業擁有成套的技術優勢,中國的鐵路建設不是單一的,而是成套的,包括土建、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等方面。第三,我認為,中國還具備一定的地理優勢,採用中國高鐵,未來可以同中國的高鐵網連接,建成泛亞鐵路,實現互聯互通,拉動經濟,促進就業。」

2017年年底,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由中國還是日本來對卡拉奇環形鐵路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議題最終塵埃落定。起初,巴基斯坦方面出現與中方專案報價高昂有關的問題、與中國留作法定資本的金額有關的問題,以及與中國勞動力使用有關的問題。現在項目價格協商為19.5億美元。此前日本政府審議對專案進行金融支持的問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甚至對這個專案的技術部分進行研究。但巴基斯坦一年前知會日本方面,打算與中國合作。一些觀察員稱巴基斯坦方面的這項決定與中國把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投資額從450億美元追加到600億美元有關。

中国加大尼泊尔筹码角逐南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