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不買房,在台北能活嗎?他們陪伴弱勢租客30年,驚見老年單身殘酷命運

「人老了,連房子都有權利挑我…」他們30多年陪伴弱勢租屋者,2萬元的10坪獨立套房已見怪不怪、一個布簾床位要3000元也看過,但最糟糕的不是有錢沒錢、房子好或不好,是老了、病了,步步被驅趕至社會邊緣的悲歌…(謝孟穎攝)

「那阿伯找房找得很挫折,到處都被房東拒絕說他年紀大……記得那天社工帶他去外面找房,大街小巷走啊走、碰到下大雨一起躲在屋簷下,阿伯說,他這輩子從年輕風光走到現在,怎麼會想到老了會是這樣?到哪都被人排擠、到哪都租不到房子,怎麼這麼困難?」

只是想有個自己的「家」,到底有多難?「一輩子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或許已是當代年輕人的共通無奈,但在陪伴租屋者長達30年的崔媽媽基金會看著一個又一個艱辛人生,更深刻感悟到的是在台北不只買房難,連租房都難。

10坪獨立套房、有床有書桌有衣櫃、有電梯冷氣、能煮飯,這樣的空間行情可能已到2萬元;租金4000的選項不是沒有,但社工看到的是用布簾拉成10間、房東連搭隔間都懶、宛如病院床位的「雅房」──更糟糕的或許不只是有錢沒錢、房子好或不好,而是找上崔媽媽的租屋弱勢大多年紀40–60歲,光是長相跟聲音就被房東打槍,一名年輕經商、晚年陷入困頓的阿伯,就在頻頻失敗的尋屋過程對社工沮喪說:「人老了,連房子都有權利挑我。」

所謂「居住正義」究竟是怎樣的正義?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就算房價砍半也還是不吃不喝買不起,於是崔媽媽早於30年前就開始努力的目標,是至少人人有房住、租屋沒問題──如今崔媽媽推出「友善二房東」計畫,就是要接住房東不敢接的弱勢者,也讓政府看清楚,該怎麼做才會人人有房住。

套房1萬6已是「佛心價」 他們30年看遍租屋市場變遷:租金4000元只有一個布簾…

問起崔媽媽基金會是什麼,或許有些人可以秒答:租房子的吧?確實,崔媽媽在台灣早於591推出租屋資訊平台服務、以找房子聞名,但崔媽媽也不只是個租屋網,不只在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有他們的身影,30多年來他們也持續讓社工陪伴社會弱勢解決租屋、搬家、法律糾紛,他們也深刻地清楚,即便「居住正義」喊這麼久,台灣的租客還是那樣弱勢。

台北 租屋 貧窮 買房 資料照(謝孟穎攝)
月租要價1萬6、佔去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過半,但這條件已是好不容易才找到(資料照,謝孟穎攝)

造訪崔媽媽辦公室這天、採訪開始前,「友善二房東」計畫發起人張偉瑜興奮地向執行長呂秉怡報告:「有很棒的房源來了!」是指中永和地區主動表示願意提供房源給崔媽媽出租的房東,空間大約10坪、電梯大樓、獨立套房、有天然瓦斯可炊煮,房東主動說可以讓房客設戶籍加申請租屋補助、即便是獨居老人或身障者入住也沒關係,也同意可以鑿牆壁加裝身障者所需扶手。

這樣月租要價1萬6、佔去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過半,但張偉瑜深知,這條件已是好不容易才找到──雙北現在,只會更貴。

人人對於「家」的想像不同,社工馮麗芳曾問一群弱勢青少年想要怎樣的家,孩子們希望房間8–10坪、有廚房天然瓦斯能煮飯、有床桌衣櫃冷氣、附近有超商、電梯、採光通風好,這條件其實不過份,但張偉瑜一聽就嘆:「啊,租金要來到2萬了。」 (相關報導: 明明有孩子要養,為何不找份好工作?社工15年看遍台北貧困家庭,道出壓垮單親最沉重關鍵 更多文章

那雙北月租5000元以下的房子長怎樣?馮麗芳自認看過最糟的出租物件是用布簾隔起一個客廳大小、一拉10間,就像醫院病房床位一樣,「房東連隔間都懶得隔,還滿租喔!一個床位大概3、4000,但這樣環境我們都覺得貴。」張偉瑜則說,最近碰到很多屋源沒有水龍頭、沒有廁所、連多人共用都沒有,大多前身是倉庫,一個方方正正的空間租金差不多5000元,租客必須走到外頭用公廁,「雖然不是很髒,但這生活模式真的……」這些雖是極端案例,但也確實,大多數物件光是通風、對外窗、洗曬衣物都是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