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觀點:夜宿街頭,還青年居住正義!

筆者認為,當前居住正義形同空談,房價飆升與薪資停滯間的嚴重脫節,不僅讓多數勞工「無感」所得創高,也使青年不敢結婚、不敢成家。(圖/周訓財提供)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的勞工經常性月平均收支是新台幣4.6萬元,創歷史新高,人民卻無感;反觀青年族群卻有63%只願維持單身現狀,不敢結婚,對房價高漲,則十分有感。這種因果認知的高度反差,對執政黨高唱近十年的居住正義何止是尖鋭的反諷?!

賴總統520就職週年前,不妨抽空率領他的閣員到地鐵站沿線走走,訪查一下附近的預售屋房價,就會知道房價和薪資的違和差異有多離譜。六大都會區的三十坪預售屋房價和家庭年所得比普遍都已超過十五倍,也就是買個適居的房要全家不吃不喝十五年,比國際合理標準六倍高過兩倍以上。

賴總統訪查時也請問問内政部、財政部、金管會、公平會和中央銀行的隨行首長,他們對於房價合理化有啥高見,特別是做了甚麼?差異和效果在那?準備再拿出怎樣的對策,目標為何,又何時達標?建議也要問問經濟部長和勞動部長對於調漲勞工薪資有何可行的靈丹妙藥?政府不是喜歡學習新加坡嗎?人家的房價固然跟台北大都會區相差無幾,但他們的薪資是我們的兩倍。郭智輝部長最近因為被台電員工鬧場,心情不太好,他不會又因青年抱怨薪資不高而叫他們移民搬家吧!

蔡英文總統在民國110年時,由内政部射出所謂的「居住正義三隻箭」,一是社會住宅和實際登錄,期待擴大住屋和租屋供給,並經由交易資訊的透明,壓制不當的炒房交易歪風;二是公布不動產交易糾紛資訊,統合實價登錄,防制消費者買房受騙;三是強化建築產業穩定結構及房屋仲介職業倫理,維護交易買賣安全。五年過去了,總統換人了,房價有合理嗎?居住有正義嗎?

美國故總統雷根說:「政府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的所在。」台灣的房價為何被愈打愈高,主因就是出在政府高官都務虚不務實,喜歡吹牛打高空,碰到選戰金主非但轉彎,還掩蓋事實。

實踐居住正義立即有效的解方是都市更新,好好做,不只解決了住房困難,還促進了經濟成長。嘿!政府就會有一堆理由,加以推拖,閒置公權力,又不願多放寬容積獎勵。反觀商辦大樓呢?政府卻一路加碼容積等政策獎勵,其中竅門,政府高官心知肚明。政商可,政民那就慢慢等等吧!

青年們,看破「新青安房貸」是政府的懶惰行事吧!它不過是讓你享受一時的幸福,卻背了將近一生的重殻。房價本應反轉下跌,選前各黨加碼開支票,反而讓全台返百萬戸的空屋解套,建商續續大賺高利,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例則一路衝到高風險邊緣。記住,政府為了澎風的GDP成長數字,非不得已,他們不會拿房市開刀的!

綠鳥、藍鳥、白鳥,或甚麼青鳥們,想要遨翔天空,追求生活的幸福嗎?先睡在街頭,跟政府呐喊「還我居住正義來」!這比搞大罷免實際多了! (相關報導: 房市量縮比股市嚴重?專家曝建商「賣不掉也不降價」心態 網:看營建股就知道 更多文章

*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