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愚昧和荒謬的政府將驅使國家走向可怕危機

蔡政府諸多政策和事務官言行荒腔走板。圖為總統蔡英文(右)、行政院長蘇貞昌(中)、立法院長游錫堃(左)。(柯承惠攝)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2022-4-1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被記者問,因烏俄戰爭,麺粉飆漲,農委會有什麼對策,陳吉仲回答:「那就多吃炒飯」,被轟現代晉惠帝。陳吉仲則喊冤,被斷章取義。

民意支持度高了,官員就口無遮欄

事實上,當一個政權在悠遊自在時,官員就不會有危機感,一個政權,隨時面臨下台命運,就會戰戰兢兢,這就是民主社會可貴之處。台灣民主化後雖經歷三次政權轉移,但由於受到敵國軍事武力威脅,狹隘民族主義十分濃烈,尤其是香港在反送中後,氛圍更為加重。加上,從2020年底,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開後,台灣清零做得十分完善,這讓民進黨聲望直催到民意高點,也使得民進黨官員開始有底氣傲嬌。

而這些政府官員敢傲慢的原因,卻讓們忘了,建立理性公民社會,是政黨最重要責任,不是鼓動意識形態,操縱人民情感認同和亢奮的情緒。因為這種社會很容易走入民粹社會,這種社會極端容易失控。對一個國家而言,並不是好現象。而實際上,台灣民主前是個被專治洗腦國家,民主化後改善仍然相當不足。職言之,台灣社會仍離公民的公共理性溝通社會很遠。

因此,當某些政客言行背離現實時,常常可以看到保皇黨出來護主。這些保皇黨說的,絕對不是理性論述,而是情緒和意識形態。以「狹隘民族主義」以及「集體主義」為論述重點(為多數人利益,少數人合法權利被犧牲是可以的……這基本這就是「法西斯主義」核心精神)。很少見的公共政策的辯論或溝通。而政黨當民意支持度高時,政客耍嘴皮次數就越來越多。這些都非社會之福,但問題是這個社會集體向下沉淪,已到了很難挽回地步。理性離得越遠,社會就越來越極端和畸形化。

20220425-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5日出席立院委員會。(顏麟宇攝)
俄烏戰爭讓全球糧價上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要大家多吃炒飯。(顏麟宇攝)

統治者的荒謬源於被洗腦的民粹社會

所以當一個執政者以高傲心態執政,而非用戰戰兢兢心態構思政策時,政策基本不會思慮周圓,因為政策再怎麼錯誤,都會有死忠支持者加於肯定,因此人民真正感受,或政策是否正確,他們都不會在意。他們惟一要思考的是,政策對統治階層或個人是否有利。政策如果會使得統治集團利益受損,這種政策基本就會停止或根本不會實施。政策如果對統治集團有利,再怎麼對人民不利,還是可以透過洗腦,迫使人民就範。然後一群保皇黨就會跟在屁股後面歌功頌德,把有不同看法的人打成敵國同路人,這也就是台灣目前現況。

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在其巨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中談到,專制者最慣用兩手策略就是「利益/威脅」。以利益為誘惑,以生命安全當威脅手段,而這就是專制國家慣用的施政方式。最簡單而常用的,就是聽話才有自由,不聽話就人頭落地。而世上沒有一項東西比自己生命更貴重,因此在這種生命威脅下,只有向專制者妥協,才能得到自己利益(生命),成了維一選擇。 (相關報導: 風評:陳時中的底線VS.高端的沒有界限 更多文章

所以趙高就是借「指鹿為馬」來鞏固官僚集團對自己忠心,誰敢不附和,誰就會遭到大難臨頭。這不僅是測試集團對自己忠心,也是對異議者的威懾。但在台灣,明明知道是政府謊言,為什麼沒人敢指出?應該是民粹社會所造成的後果吧!因為只要指出執政者謬誤,就會被民粹所攻擊,造成異議者不敢講話,形成一個寒蟬社會。然反對者越不敢講話,反對的聲音就越小,在西瓜效應下,民粹越發強大。而這種民粹社會的可悲之處是,這些民粹往往無法用理智或災難啟蒙他們,他們沉迷於統治者美好語言。這些語言的慣用模型是,宣揚過去政績,描繪未來美好,然後要你犧牲現在來達成願景。這一種套路,在專制國家一直是慣性洗腦方式。而遺憾的是,台灣仍然喜好這種洗腦方式,要求弱勢底層配合政策,然後未來就是美好的烏托邦,然後接著就是一堆民粹的高聲呼應政府德政。

20220501-台鐵產業工會1日舉行「安全改革基層參與,總統請聽路員心聲」記者會。(顏麟宇攝)
台鐵產業工會舉行「安全改革基層參與,總統請聽路員心聲」記者會。(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