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顏厥安觀點:以為自己絕對無誤,就是個天大的錯誤

中國疫情爆發,專制國家各種光怪陸離現象大量湧現;台灣的公衛威權主義也值得警惕。(AP)

最近中國疫情爆發,專制國家社會裡各種光怪陸離現象大量湧現。在上海,除了物資窘迫長期居隔引發了民怨與衝突,近期更實施「一人陽性,全樓轉運」的政策。這當中出現的有趣又可悲對話,是防疫人員跟居民説:「(一切)得按照規定來,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除非你是美國,可是這是中國,按照國家規定來,不要問我為什麼……。」悲哀下的有趣是,似乎連中國的防疫人員也知道美國講究自由人權,不能隨便侵害人民人身自由,但是在中國就可以。那在台灣呢?

依據報載,今年一月底高雄小港,也發生一人染疫,整棟公寓20人全數送防疫旅館隔離的狀況。三月底在新北中和,也是數人染疫,就強制清空整棟公寓,12戶29人全部送進防疫旅館。這種一人或數人確診(甚至只是密切接觸),就引發連鎖效應,造成許多人遭到強制居隔、轉送、電子圍籬監控等的對待,似乎更有中國特色,而與歐美做法相當不同。確實也曾有個人聲請提審,也有團體針對此等「行政拘禁」發起「提審運動」,但是卻屢遭法院打臉。直到今年一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才翻轉見解,肯定了這些自由拘束都屬於提審法上的拘禁,法院也必須進行行政處分的合法性實質審查。還好,台灣終究是民主法治國家。然而,真的就這麼清楚嗎?

除了地方法院一開始相當保守的見解值得擔心外,面對「指揮中心」兩年多來許多牴觸法治國原則的政策措施,並沒太多輿論檢討。幾位卸任官員的批評馬上被說成是政治鬥爭。連廣受敬重的院士寫文章也都要先大大肯定指揮中心,再小心翼翼建言(大多也是石沈大海)。要不是最近一位資深媒體人大聲量地提出質疑,大多數人可能根本沒想到,原來連「確診」的判斷都是可以挑戰的。

2022050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國內8日新增4萬429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面對「指揮中心」兩年多來許多牴觸法治國原則的政策措施,幾位卸任官員的批評馬上被說成是政治鬥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公衛臨時條款是民主政治警訊

對政府公權力作為,經常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挑戰的精神,是任何自由民主社會裡最重要的「文化」基礎。這種懷疑的精神,甚至可以追溯到哲學家笛卡爾方法論的懷疑主義。笛卡爾理性主義哲學開啟的最重要歷史成果,就是韋伯(Max Weber)講的「除魅化」(disenchantment)。

通常談到除魅化想到的是社會的世俗化與知識的科學化,卻往往忽略了「政治的除魅化」也是一個重要歷程。這不僅是東方專制主義裡天子天皇的除魅化,即使是歐洲也曾經歷「政治之奧古斯丁主義」(Political Augustinism)危機,亦即政治領袖神聖化的思想與實踐。如果要比較的話,政治的無法除魅,卡里斯馬(Charismatic)權力透過民粹衝擊民主體制,恐怕比找找復活節雞蛋或媽祖出巡,對自由法治社會的危害風險更大。

這種質疑當局的權利一定有成立法律權利的空間。可惜這兩年多來一干公法原則,如比例原則、授權明確性、法院保留等,集體大當機,讓筆者恍如回到憲法、行政法大多紙上談兵的大學/戒嚴時代。這幾天保單理賠爆量,還要靠指揮中心用公權力改變居隔要件來救,就不知道民商法碰到防疫,是否也變成是當局說了算。 (相關報導: 顏厥安觀點:鳥瞰總統的戰爭與和平 更多文章

Lord Acton 艾克頓爵士(取自維基百科)
公衛威權主義足以讓大家想起艾克頓爵士的名言:「權力易生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取自維基百科)

幾部法律、幾個條文就創造了猶如公衛臨時條款的廣泛授權,實在是民主法治的警訊。「廣泛授權」的特色就是,授與的權限相當廣大,授權的要件卻非常空泛。即使還談不上完全不受限,但是現在這種公衛威權主義狀態,已經足以讓大家想起艾克頓爵士(Lord Acton)的名言:「權力易生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