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多久洗一次澡才對?好萊塢巨星各說各話,連醫生之間也有激烈爭論

(示意圖/We-Vibe WOW Tech@photoAC)https://unsplash.com/photos/S-HApA7ST3E

在18世紀的法國,還沒有經常洗澡這麼一說。一方面,那會兒壓根就沒有沐浴設備。就連乾淨的水都是稀缺之物。在當代人看來,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法國人可能至少會沖洗一下身體。尤其考慮到那時公共衛生設施還很簡陋、街道上污水橫流的景象。在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1985年出版的歷史小說《香水》(Perfume)中,他筆下描繪的這段時期可謂糟糕不已:「城市裡瀰漫著一股現代男女幾乎難以想像的惡臭。」

但那時的法國人每天都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梳妝一番。許多人大量使用古龍水,然後換上乾淨的亞麻襯衫。另一種極端情形發生在公元一世紀的羅馬人身上,他們每天要洗好幾個小時的澡,而且是一群人一起(儘管沒有肥皂)。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包括印度的部分地區,人們至今仍在水塘或是河裡洗澡——這也是他們洗衣服和洗碗的地方。在凱瑟琳·奧申博格(Katherine Ashenburg)2008年那本講述洗澡歷史的書《乾淨的灰塵》(The Dirt on Clean)中,她寫道,「旁觀者判斷一個人是否乾淨,不是由他們的眼睛或鼻子說了算,而是由他們的大腦說了算。」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對於那些正在網上就洗澡話題展開激辯的人來說,了解這一點或許有好處。8月份時,不修邊幅但頗有觀眾緣的演員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接受了《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的採訪,他在訪談中暢所欲言,還說他覺得洗澡沒什麼必要。他接著說,「我真覺得,這世界上有一群『不洗澡星人』,這樣其實有利於護膚,而且我們的身體本身就可以自我清潔。」(他還說,他「困惑於洗澡用的絲瓜絡竟然來自於大自然。」)

鑑於很多明星都曾聊起過自己的衛生理念,「不洗澡星」似乎就坐落在好萊塢的中軸線附近。今年夏天,演員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和蜜拉·庫妮絲(Mila Kunis)夫婦在做客戴克斯·夏普德(Dax Shepard)的播客節目《紙上談兵》(Armchair Expert)時談到,他們自己洗澡以及給孩子們洗澡時,往往都很隨心所欲。庫徹說,「我每天都會洗一下腋窩和襠部,別的地方都不洗。」至於孩子們,他說,「如果你看到他們身上很髒,就洗一下,否則沒必要洗。」這一話題在Twitter上引發熱烈討論後,有著「巨石」之稱的演員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表達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說自己每天會洗三遍澡。這些明星拒絕就本專欄的話題進一步置評。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缺乏殺手級應用,5G版iPhone熱賣有何秘密?電信業者的補貼大戰 更多文章

關於合理的洗澡次數,就連醫生群體的觀點也不一致。不過許多醫生堅持每24小時左右洗一次的經驗法則。「我們建議患者每天都要洗澡。」皮膚科專科醫生科里·L·哈特曼(Corey L. Hartman)如是說,他也是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護膚機構Skin Wellness Dermatology的創始人。哈特曼博士談到,沒有必要每天都在身體各個部位用力抹肥皂,只要讓肥皂水順著雙腿流下去就可以了。但他也指出,「你甚至意識不到你的皮膚上每天都會積滿灰塵、汗漬、油脂以及環境中的污垢,你真的需要把它們洗掉。不然它會滋生細菌,還會刺激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總之,把它們洗掉是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