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Omicron變種病毒致死率不高,但中共仍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中國最大金融、海運和貿易中心的上海全面封城引發次災難,也引起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然而封城的悲劇不僅僅發生在上海,大陸多地嚴格封控,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不過,習近平為何仍然堅持「動態清零」呢?全世界都看不懂,答案會不會還是那句話------「中國特色」?
中國不會像「我們」,中國也沒有變「正常」
斯坦.林根(Stein Ringen)在《完美的獨裁:二十一世紀的中國》(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中說:「中國的政治體制,其實跟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樣。它是一個從未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的政治制度。」林根是挪威學者,現為牛津格林坦普頓學院名譽教授。
他問:「歷經改革的中國政權,真的有在為人民服務嗎?」它的領導人也的確如此誇口,稱自己是在「為人民服務」。但這個國家真的如此嗎?如果說他們是在為人民服務,那他們也是「按自己的方式做」。中國的制度都貼上「中國特色」的標籤。當他們聲稱自己是民主的,或是市場經濟的,或是法治的,都會加上「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民主、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的法治。
外界對於中國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誤解,即認為中國隨著經濟的成長,也將在社會上、政治上變得「正常」;但這是從西方的、資本主義的、民主的制高點來看;也就是說,中國會變得更像「我們」。但是,中國從來不會像「我們」,中國也沒有變「正常」;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中國一直會迥然不同。尤其在新的領導之下,治理的實質及形式都已經從根本上被改變了;現在的中國,甚至與改革前的自己大不相同。
Stein Ringen說,要認識一個國家屬於哪一類,會做什麼事──我們有必要解剖其領導人心裡在想什麼,政府機器如何建構起來、如何運作,以及會產出什麼。而中國的政府體系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已經轉變為一個比「後鄧小平時代」更為嚴峻也更為意識形態導向的政權。中國在經濟上不再那麼強勢,但在政治上卻更加獨裁,遠遠超乎這個世界的想像。他分析習近平治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貪腐、黨國機器、共產黨勢力、壓迫機制、稅收與公共服務、國家社會關係,不僅豐富了中國研究的內涵,也擴大了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發展與福利國家研究的領域。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香港對YouTube投鼠忌器,當自主研發本地平臺
|
更多文章
)
彼得·赫斯勒(Peter Hessler)在《甲骨文:穿越時空的中國之旅》(Oracle Bone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in China)說,一個世紀前,外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從未改變的地方。今天,中國已成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彼得·赫斯勒探討了中國轉型中人性的一面,通過少數普通人的生活來審視現代中國及其與西方世界日益密切的聯繫。赫斯勒在古代與現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優雅地穿梭的敘事中,捕捉到了一個正在我們眼前發生重大變化的國家的靈魂。
中國經濟改革仍在國家主導地位死灰復燃的陰影
中國自 1978 年以來在市場化改革的推動下異常快速的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紀錄,並持續有增無減,儘管預測將不可避免地放緩。著名的中國學者尼古拉斯·拉迪 (Nicholas R. Lardy) 的《國家反擊:中國經濟改革的終結?》(The State Strikes Back: The End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裡認為,中國未來的增長前景可能同樣光明,但受仍受到國家主導地位死灰復燃的陰影,這已開始削弱市場和私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本書調動了新的數據來追溯習近平主席如何一貫支持國有或控股企業,鼓勵地方政治領導人和金融機構支持拖累中國潛力的陷入困境、表現不佳的公司。拉迪的觀點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尤其是在他認為中國可以在未來二十年實現高增長率的論點上——如果它改變方向,回到市場化改革的道路上。
中國共產黨統治者的秘密世界
「一切跟著黨走!」在自由世界聽起來會起雞皮疙瘩的話,中國人卻自然大方地掛在嘴上。理查德·麥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在《黨:中國共產黨統治者的秘密世界》(The Party: 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 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在中國崛起為全球超級大國和美國競爭對手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進行了令人大開眼界的調查。
中國在過去 30 年的政治和經濟增長是令人震驚的、具有時代意義的維度之一。中國經歷了與西方工業革命規模相似的顯著變革。然而,這種轉變中最顯著的部分卻鮮為人知——中國共產黨的核心作用。「黨」作為一個單獨的組織,是一個具有獨特規模和權力的現象。它的成員超過七千三百萬,「黨」所做的不僅僅是統治一個國家。不僅控制了政府的各個方面,從最大、從最富裕的城市到西藏和新疆最小的偏遠村莊,它還控制著所有官方宗教、媒體和軍隊。「黨」掌管著大型、富有的國有企業,它控制著所有政府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選拔,其中許多公司在財富500強名單中名列前茅。
「黨」所做的不僅僅是統治一個國家。(資料照,美聯社)
在本書中,理查德·麥格雷戈深入探討共產黨如何控制政府、法院、媒體和軍隊,以及如何將所有針對其黨員的腐敗指控藏在內部。「黨」的決定具有全球影響力,但中國共產黨仍然是一個非常秘密的機構,對法律懷有敵意,對除其內部法庭之外的任何人或任何事情不負責任。他是美國唯一的地緣政治對手,並且堅定地做好了從西方最壞的角度思考的準備。在這個具有煽動性和啟發性的敘述中,理查德·麥格雷戈描繪了中國共產黨的「迷人畫像」,它對權力的控制和對中國的控制,以及它的未來。
北京精英一半與前黨的高級領導人有直接關係
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我們對領導中國的人幾乎一無所知。在《新皇帝:中國的權力與太子黨》(The New Emperors: Power and the Princelings in China)中,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克里布朗(Kerry Brown)深入共產黨的核心。中國的體制可能源於農民造反,但它現在牢牢地處於權力意識強的北京精英的控制之下,其成員中幾乎有一半與前黨的高級領導人有直接關係。布朗揭示了圍繞兩個中國內部鬥爭的陰謀、醜聞和謀殺:一個是由毛澤東根據共產主義原則建立的,另一個是「致富光榮」的現代中國。這一切的核心是新任黨委書記習近平——一位革命家的兒子,與大企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都有聯繫。他的崛起象徵著引領世界下一個超級大國的新龍。
中國的防火牆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在線審查系統
在網路世界進入「元宇宙」,網路已經是全球高速公路的今天,世人無法想像中國人仍然可以習慣忍受被「屏蔽」在「宇宙」之外:而中國政府竟可以巧妙地利用網路,更加監控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這當然也是「中國特色」的網路政策。
詹姆斯·格里菲斯(James Griffiths)在他的《中國的防火牆:如何構建和控制互聯網的替代版本》(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How to Build and Control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Internet)指出,中國的「長城防火牆」曾經只是一個美化的色情過濾器,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複雜的在線審查系統。即使中國互聯網發展壯大,在線業務蓬勃發展,言論也受到控制,異議被壓制,任何在官方共產黨之外組織起來的企圖都很快被撲滅。但防火牆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中國本身。中國正越來越多地威脅全球互聯網自由,因為它試圖加強其審查制度,其方法為全世界有抱負的獨裁者提供了靈感。
隨著審查制度、歪曲和虛假新聞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以及 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為了追求中國市場而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妥協互聯網自由的意願,詹姆斯·格里菲斯 (James Griffiths) 走進了防火牆內部,並探討了它到底有多遠傳播,認為它的影響只能通過發起一個激進的網絡自由新願景來抵消。
並非所有類型的腐敗都會傷害增長
為什麼中國在腐敗嚴重的情況下發展如此之快?在《中國的鍍金時代:經濟繁榮與大規模腐敗的悖論》(China's Gilded Age: 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Vast Corruption)書中,Yuen Yuen Ang認為,並非所有類型的腐敗都會傷害增長,也不會造成同樣的傷害。他將腐敗分為四種類型:小偷小摸、大盜竊、速賣通和獲取資金。雖然前三種類型阻礙了增長,但獲取資金——精英權力和利潤的交換——是雙向的:它刺激了投資和增長,但給經濟和政治體繫帶來了嚴重的風險。自市場開放以來,中國的腐敗已經演變為獲取資金。使用一系列數據源,作者解釋了中國腐敗的演變,它與西方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不同之處,以及習近平的反腐敗運動如何影響增長和治理。在這本令人生畏但通俗易懂的書中,作者挑戰了腐敗的一維衡量標準。通過分解問題並採用比較歷史的視角,她揭示了資本主義的興起並非伴隨著腐敗的根除,而是伴隨著它從行凶和盜竊到獲取金錢的演變。這當然也是「中國特色」。通過這樣做,他改變了我們對腐敗和資本主義的看法,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
黨對地方精英的控制也是「中國特色」
「完美的獨裁」不但要有堅定的上層建築,也要有忠誠的下層建築。皮埃爾·F·蘭德里Pierre F. Landry在《中國的分權威權主義:後毛澤東時代共產黨對地方精英的控制》(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s Control of Local Elites in the Post-Mao Era)說,與許多專制政權一樣,中國在通過賦予地方官員權力來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性與政權在政治上控制他們的必要性之間的緊張關係中掙扎。蘭德里探討了中國共產黨如何管理地方官員以實現這些目標並維持一個異常分散的威權政權。蘭德里利用在市、縣和村一級收集的獨特數據,詳細研究了地方乾部的提拔機制如何讓中共在不削弱政治控制的情況下獎勵當地發展的官員。他的研究指出,中共的人事管理制度是解釋中國的關鍵因素。
中國將希望與美國平等分享本世紀
李光耀,無疑是最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外國人」之一。格雷厄姆·艾莉森(Graham Allison)等人合著的《李光耀:大師對中國、美國和世界的洞察》(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揭示李光耀對中國未來的評估,他斷言「中國將希望與美國平等分享本世紀」其政治制度。他為與中國打交道提供戰略建議,並繼續討論印度的未來、伊斯蘭恐怖主義、經濟增長、地緣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李並沒有大發雷霆,他對多元文化主義、福利國家、教育和自由市場提出了直截了當的觀點。
當李光耀講話時,總統、總理、外交官和首席執行官都會傾聽。李是現代新加坡的國父,五十多年來在世界舞台上磨練了他的智慧。他幾乎單槍匹馬地負責將新加坡轉變為西方式的經濟成功,他對東西方的地緣政治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從尼克森到歐巴馬的美國總統都歡迎他來到白宮。任何關心中國發展的人,都不會錯過這本充滿智慧之語的書。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香港對YouTube投鼠忌器,當自主研發本地平臺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