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公司出問題,常常叫女性接手爛攤子?從風險的角度,看懂職場的性別刻板印象

為何公司出問題,常常叫女性接手高階管理職,處理爛攤子?(示意圖/Pixabay;作者/RAEng_Publications)

我們如何看待別人對風險的看法

有的人或許從來沒意識到,真正的自己以及別人對他們的錯誤印象之間的落差。刻板印象有可能為他們貼上標籤,讓他們終其一生受到被別人眼中的形象而影響。心理學家甚至用「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這個專有名詞來形容「一種情境威脅,使個體認同對自身群體的自我負面刻板印象」。

有的研究甚至指出,與風險趨避相關的性別刻板印象有可能導致部分女性更加迴避風險。史丹佛大學的普彥卡.凱爾(Priyanka B. Carr)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克勞德.史提爾(Claude M. Steele)研究發現,刻板印象會影響行為。兩人的實驗設計出引發負面刻板印象反應的線索,例如:告訴部分女性受試者即將接受測驗,測驗內容是被視為男性較為擅長的數學與邏輯能力。其他的受試者則被告知刻板印象中立的線索,例如測驗內容將是解題。團隊接著測試受試者的風險偏好,結果發現暴露於刻板印象線索的女性受試者,比較會迴避風險與損失。兩位學者提出理論,刻板印象線索會降低自我防衛(ego defense),造成受試者更仰賴直覺。這個結論顯示,刻板印象對受試者決策過程的影響,而且很可能不是正面的影響。

不只是女性會受性別刻版印象所影響,在感到男子氣概被威脅的情境下,男性也會冒不明智的風險。心理學家哈士敦有一項研究是把男性受試者分組,一組被要求拿著電鑽,一組被擦上有香味的護手霜。接下來,兩組人有機會擲骰子賭博。結果,聞起來有擦護手霜的那組男性冒的險比電鑽組還要高。

幸好,在其他的情境下,身邊有女性可能會讓男性壓抑自己的冒險行為。研究人員發現車上有女性時,男性會放慢車速,以謹慎一點的方式開車,例如:與前車保持更長的車距。

不同文化之間的性別差異

南韓亞洲大學的管理學者金都泳(Do-Yeong Kim)與朴俊秀(Junsu Park)針對人們的風險觀念與回應風險的方式,研究南韓人與澳洲人的不同之處。兩位學者請受訪者評估他們眼中各種行為的危險性,包括:極限運動、服用非法藥物、順手牽羊、賭博、酒駕等等。此外,他們也請受訪者評估各種商業、個人職涯與人際關係情境。

研究結果不出意料,受訪者考量到「鱷魚先生」(Crocodile Dundee)帶來的澳洲刻板印象與較為保守的韓國文化,認為澳洲男性與澳洲女性整體而言比韓國人更能接受高風險。然而,當研究人員比較「個人單獨做的決定」與「個人在群體中做的決定」時,結果就不一樣了。相較於獨自一人時,韓國人身處團體時的冒險意願會增加,不論團體的成員全為男性、全為女性,或男女皆有都呈現一樣的結果。相較之下,澳洲人只有男性在團體中會比獨自一人時,風險偏好增加;澳洲女性不論身處團體或獨自一人都沒有區別。 (相關報導: 脫離父親13年惡質監護,40歲的小甜甜布蘭妮終於又有喜了! 更多文章

為什麼澳洲的男性與女性會如此不同,韓國人卻沒差?以這個研究來講,影響著風險認知的社會規範,同樣也強化了差異。舉例來說,相較於韓國人,澳洲允許年紀較輕的人參與帶有風險的活動,例如:澳洲16歲就能拿駕照,18歲就能抽菸喝酒。南韓則要到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