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職場歧視 文章列表
#
職場歧視
約 7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職場
「你內衣穿什麼顏色?」面試變成羞辱場!10大求職「雷問題」曝光,第1名讓人超崩潰
面試,是求職者第一次近距離公司的時刻,不只是展現實力的機會,更能感受企業文化、判斷值不值得共事。但這場原本該是雙向交流的過程,卻時常因不當提問變調,讓人職涯還沒起步,就先踩雷。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5-04-29 11:18
新聞
國際
英國麥當勞挨告 逾700年輕勞工指控職場歧視騷擾
英國麥當勞公司(McDonald'sUK)多起職場騷擾指控2023年經媒體披露後,利戴律師事務所(LeighDay)今天表示,有700多名年輕勞工向英國麥當勞提告。
中央社
2025-01-08 12:00
地方新聞
南投
支持臉部平權 結合「品味南投」投縣副縣長當拿坡里一日店長暖心送愛
南投縣政府與陽光基金會及三商餐飲集團攜手合作,以支持「職場臉部平權」為主題,並結合「品味南投」行銷新推出的聯名披薩「DoYou 旺蜜披薩」,今(16)日在埔里鎮「拿坡里披薩.炸雞」埔里門市舉辦募款送愛活動,由副縣長王瑞德擔任一日店長,活動現場民眾踴躍捐款,成功募滿66份愛心捐款,全數捐贈予陽光基金會。
王秀禾
2024-12-16 16:11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女性題材電影在中國迎來高光時刻
自2022年首映以來,這部關於「女書」的紀錄電影《密語者》(HiddenLetters)已獲得艾美獎(Emmy)提名並入圍奧斯卡獎(AcademyAward)候選名單。女書是一種僅在女性間流傳的古代漢語書寫系統。
Liyan Qi
2024-09-16 13:10
品味生活
職場
台北
美好生活
地方頭條
青銀就業博覽會8月31日圓山花博爭艷館登場 職務再設計掌握進用秘訣
臺北市政府8月31日(星期六)10:30~16:00在圓山花博公園爭艷館辦理「青銀就業博覽會」,有194家優質企業徵才,提供近萬個工作機會,平均月薪達3萬9仟元,近六成無經驗可職缺讓您立即上工,現場提供面試前準備AI體驗互動,藉由智能科技協助求職朋友認識自我並展現個人優勢,另設有中高齡職務再設計體驗區分為旅宿業、餐飲業、零售業、服務業及製造業五大展區,歡迎大家親身感受機具設備及就業輔具!。
陳逸群
2024-08-20 00:18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新北
新北一家三口媽凍卵、打針「愛子得來不易」卻遭滅門!昔遇職場歧視「懷孕被開除」勞工局急發聲
新北市三重區9日發生一起一家三口身亡命案,一名42歲的廖姓男子涉嫌在家中連刺7刀殺害43歲的劉姓妻子,接著再帶著不到1歲的孩子逃亡至陽明山馬槽橋,最後被發現雙雙陳屍車中,一家三口同日身亡,男子是否為犯人、犯案動機和全案始末仍待調查釐清。讓人心疼的是,劉女生前相當熱愛生活,除了常常分線和丈夫、孩子的天倫樂日常,過去也曾透露懷孕過程的艱辛,沒想到如今卻慘遭滅門。
古靜兒
2024-07-11 12: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不只年輕人失業!「35歲魔咒」發威,中國壯年世代的就業困境更加苦悶
中國去年突然宣布「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在經濟下行之際的「蓋牌」決定也引來許多批評。不過中國國家統計局上週再次公佈「採用新統計方法的青年失業率」,得出去年12月的青年失業率為14.9%的結論,比起去年6月的21.3%大幅下降。《華爾街日報》稱「經濟學家也搞不懂中國經濟究竟變好還是變差」,《美國之音》則說,中國就業大軍的「35歲門檻」遭受的歧視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國際中心
2024-01-29 15:47
地方新聞
台北
高雄
少子化引國安危機!高雄新生兒數量創12年新低 李明璇拋安心育兒3主張
2022年台灣新生兒數只剩13萬9千多人,高雄市去年新生兒也只有1萬6133位,創高雄縣市合併12年以來新低;國民黨立法委員候選人李明璇、李彥秀、陳菁徽、黃健豪今(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負一至六歲國家養」等十項政見,主張將照顧範圍向下延伸至準媽媽階段,提升年輕父母生育意願,再創台灣「人口生育」奇蹟。
徐炳文
2023-12-06 17:17
新聞
政治
拋生育10政見喊「負1至6歲國家養」 藍小雞要籌組少子女化監督聯盟
2024大選倒數38天,國民黨區域立委參選人李彥秀、黃健豪與李明璇,及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陳菁徽今(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負1至6歲國家養」等10項政見,主張將現行「0至6歲國家養」政策的照顧範圍,向下延伸至準媽媽階段,以提升年輕父母生育意願,再創台灣「人口生育」奇蹟,並喊出未來若進入立法院,將籌組少子女化監督聯盟。
鍾秉哲
2023-12-06 16:02
風生活
職場
心理
女性在職場較難出頭,不只因為性別歧視!專家道出殘酷真相:也是許多女性畫地自限造成
這個世界的確對女性不公平,
時報出版
2023-09-19 17:0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500萬張選票期待總統參選人的身心障礙者權益政見!
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由於人口結構的改變,加上社會及經濟安全網的缺乏,使得台灣有超過120萬名的身心障礙者就學,就業,就醫及照顧支持等受到影響,連帶牽連500萬名家屬的日常生活。障礙議題不分藍綠白,我們呼籲總統候選人盡速提出身心障礙者相關政見。
張宗傑
2023-08-25 05:40
品味生活
職場
台北
美好生活
地方頭條
8/12「青銀就業博覽會」開跑! 企業祭出逾12萬高薪搶人才
你想找工作嗎?臺北市政府8月12日(周六)舉辦「青銀就業博覽會」,吸引166家優質企業前來徵才,提供逾8,000個職缺。有科技公司開出12萬8千元徵求工程師,也有建設公司開出6萬5千元想找工地主任,若喜歡與人互動想從事服務業,錢櫃最高薪資6萬5徵才,更有知名旅宿業及餐飲服務業,近6成工作機會無經驗可,歡迎來現場應徵。
陳逸群
2023-08-09 00:0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燕翎專文:台灣#MeToo運動為何遲到?
近年來不論在匿名的網路世界或者公開的大學學生會選舉,都充满了仇視或貶抑女性的言論,例如以「制裁台女,終結噁男」、「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二學分」等等做為競選政見。今年五月底開始,執政的民進黨連續爆發多起嚴重的性騷擾事件,更是震驚社會,高潮疊起,知情人士聲稱,這只是氷山一角,實際的數量為已知的十倍或百倍,且涉及極高層。有學者稱這些仇女厭女行徑是「女性主義反挫勢力的逆襲」,我卻認為這反映的是女性主義的缺席,而非反撲,我們的社會仍處於前女性主義時期。
顧燕翎
2023-07-11 07:10
風生活
職場
為何女性擔任主管的比例不如男性?過來人揭2大殘酷原因,不只是因為結婚生子
小莉跟小琳在超商的餐桌吃著微波午餐,小琳先開了話題:「阿你跟阿建後來還好嗎?」
方格子 Vocus
2023-07-09 11:00
新聞
政治
遭爆曾歧視孕婦員工 賴坤城3點聲明澄清:與事實相去甚遠
民進黨性平爭議延燒,已有2人退出立委選戰,現台東縣立委參選人賴坤成又被爆出,在擔任財團法人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董事長任內,疑似歧視孕婦員工。對此,賴坤成今(16)日回應,匿名爆料和事實相去甚遠,請黨中央主動啟動調查,他也會檢具相關文件親自說明。
蔡宜彣
2023-06-16 14:44
地方新聞
桃園
桃竹苗分署因應新世代反毒策略 協助施用毒品重返職場
為鼓勵曾施用毒品者重返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因應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及勞動部制定之「新世代反毒就業服務計畫」、「施用毒品者就業服務計畫」,培訓專業的就業服務員,專人專責提供一系列的個別化就業服務,協助施用毒品者擺脫職場歧視,自107年實施至今已開發友善廠商182家,協助逾800人賦歸社會。
陳逸群
2023-06-02 14:45
財經
商業
對職涯悲觀每2人就有1.02人想離職 X世代陷入「安靜漩渦」
全新職涯平台《Alphaplus人才加速器》為追蹤分析新世代人才對職場的期待,與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針對18-45歲進行全台首次「新世代人才白皮書」調查,並首創「職場DEI聲量指數」,以《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觀測輿情聲量及網路問卷兩種形式雙軌並行,數據發現年輕人對未來悲觀,51.0%考慮半年內離職,覺得找工作變難的比例卻高達51.8%,另外對薪資不滿的有48.6%,認為薪資不會成長或減少的比例達42.0%。
風傳媒財經中心
2023-03-07 22: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婚姻恐懼、職場歧視、生育成本:中國女性為何不想生孩子?
在廣東生活的吳小姐算了一筆賬:養一個孩子每月需要約1.6萬元(1.8萬港幣,7萬台幣)開銷。
BBC News 中文
2023-02-28 2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人口減少比官方預期提前9年!專家:中國面臨前所未有人口危機,必須大幅改變社會經濟政策
中國公布2022年人口數據,顯示該國人口60年來首次出現萎縮;有分析認為,這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BBC News 中文
2023-01-19 02:00
評論
國內
專欄
王如玄觀點:從圍爐看有責配偶離婚自由釋憲案
虎年擺尾,兔年揚眉,正是許多人歡欣尾牙、圍爐團聚的時刻,但仍有一群人等待有家可回、等待實現孩子們新年願望。臺灣民間社會團體為此費盡心力募款、募集物資,盼能為社會上需要被幫助的家庭帶來年節的些許溫暖。
王如玄
2023-01-18 13: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