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原因留不住獨角獸 Gogoro寧赴美「借殼上市」

陸學森(中)去年宣布Smartwheel的事業,加上海外市場擴展,須積極上市尋求成長所需資金。(圖片來源:商業周刊;攝影/楊文財)

成立10年,Gogoro總算騎到上市之路。

而且還是用這2年在華爾街興起,包括PayPal共同創辦人彼得.席爾(Peter Thiel)、香港首富李嘉誠兒子李澤楷都熱中的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類似台股「借殼」上市)方式。(延伸閱讀:誰能搶到最多獨角獸?亞洲也吹SPAC風潮,台灣以新制力求吸引新創)

唯二台灣獨角獸都出走

「我們估值不是一個billion(10億美金,約新台幣280億元),而是650億元(新台幣),」Gogoro創辦人陸學森在記者會上強調、反駁媒體傳出的估值。650億元,也高過今年3月底在日本東證上市、當時市值約490億元的沛星(Appier)。

Gogoro與沛星,是唯二被國發會點名的「台灣獨角獸」(上市前估值逾10億美元的新創企業),前者還得到政府國發基金的投資,但為什麼它們都不在台灣上市?

首先,今年陸學森宣布與印度最大機車品牌Hero合資成立公司,也和中國最大電動二輪製造商雅迪科技合作,在杭州布建電池交換系統。明年還將擴張版圖到無錫等五個城市,同時規畫進軍東南亞的戰略,資金需求孔急。

透過和已經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空殼公司Poema合併,Gogoro免去傳統上市得先申請、路演(Roadshow)、證券承銷等耗時一年以上的流程,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能上市。(延伸閱讀:台股終究留不住獨角獸!Gogoro轉戰Nasdaq,鴻海、淡馬錫、尹衍樑繼續當股東)

這次陸學森預計籌資約152億元,包括超額認購的私募增資。其中,不只是創始投資人潤泰集團的尹衍樑繼續加碼,連未來要幫該品牌在海外設廠製造車輛的鴻海,都參與了增資。有了銀彈,就能開始擴展海外市場。

其實,該公司早在3年前就展開上市計畫。當時傳出已和券商簽訂財務顧問合約,同時台灣證交所上市二部,即負責海外公司以KY方式在台上市的部門,也與註冊在開曼群島的Gogoro接觸。

甚至,因該公司多年來累計營收雖已達3百億元,仍持續虧損中,金管會還配合公布「未獲利」的大型企業上市辦法,被認為是「量身訂做」,要把這隻獨角獸留在台灣股市。

憂投資人設限,流動性差

一位證交所官員回憶,相較政府的期盼,Gogoro始終不積極與證交所聯繫,不願透露財務狀況、股東結構等資訊。

新創圈傳出的消息是,「很早就知道Gogoro不打算在台灣上市。」近年它也想過到美國走傳統上市的路徑,但疫情打亂節奏,反而SPAC自去年開始火熱,1年就有超過3百家SPAC在美上市。因此今年2月,它便開始與Poema商談合併。

如知名分析師陸行之的推測,Gogoro在台上市,難以拿到高定價;同時台灣的資本市場環境,也不利未獲利的公司。 (相關報導: 誰是台灣資本市場的明日之星? 更多文章

雖然今年證交所打造了一個看重市值而非獲利的「創新板」,但又嚴格限制投資人資格,例如必須是創投、基金與機構投資人,如果是自然人,則須擁有淨資產達1千萬元以上等條件。「限制這麼多,上市之後,股票的流動性一定也會非常差,」一位網路新創公司創辦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