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蘇貞昌自豪的五倍券真能「大成功」?政府沒說的5大疑點全揭露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行政院預定9月將發放振興「五倍券」,引發朝野激烈交鋒。圖為振興三倍券。(資料照,柯承惠攝)

為因應新冠疫情造成經濟緊縮,行政院預定9月將發放振興「五倍券」,民眾可拿1000元領取價值5000元的消費券,包括面額200元5張、500元2張、1000元3張(總共10張),主要用在餐飲、夜市、百貨、零售、觀光、旅宿、藝文展演等行業,除部分例外的「白名單」,基本上排除電商。這項政策的效益,近來引發極大爭論。

使用消費券作為振興經濟方案,從2009年馬英九時代的「消費券」開始,當時為了因應全球金融海嘯;2020年蔡英文時代的「三倍券」到即將發放的「五倍券」,則是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橫跨藍綠執政的公共政策,每在發放前總會引發朝野激烈交鋒。本文大概整理出發放「五倍券」可能面臨的5大問題: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