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電價真相1》一年被坑走數百億元 盤點五大財務黑洞如何掏空台電

台電營運管理不彰是財務黑洞之一,其中線路損失約105.1億度,以每度2.57元計算,一年耗損高達271億元。(柯承惠攝)

電價歷經連4年8凍後首度調漲,7月起拍板平均漲幅達8.4%,用電大戶更調漲15%,然而,台電負債逼近2兆元,不該全推給國際能源價格飆漲,應從根本問題解決才能止血。《新新聞》檢視台電近年預算發現,除了政府政策干預電價,台電還當散財童子、冤大頭,加上營運管理不彰,一年亂花或被坑走的錢高達數百億元。(系列 2之 1)

台電今年(2022)前4個月就虧損672億元,即使7月實施新電價後,預估全年虧損恐仍超過千億元,相當於台電資本額近3分之1。事實上,即使去年(2021)國際燃料價格大都維持在低點,讓台電有淨利224億元,但仍不足以彌補長期累積虧損,去年底扣除淨利的累積虧損仍多達418億元,負債總額已達1兆8109億餘元,問題癥結在於台電長期受到非企業化經營方式的各種政府政策干預所致。

財務黑洞一:政府政策干預,電價易降難漲

2008年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最後一年實施油電凍漲,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在同年5月28日及10月1日分兩階段累計調升電價23.2%,並在2012年及2013年分別調漲7.7%及8.1%。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但是2014年美國頁岩油增產,讓油價與天然氣價格崩跌,讓台電發電成本節省不少而轉虧為盈,卻將90億元省下的燃料成本「發紅包」給民眾,回饋每戶800元。接著2015年實施新的電價公式與調整機制後就「易降難漲」,2015及2016連兩年國際原油仍持續低點,合計調降3次,分別調降7.3%、2.3%及9.5%,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僅在2018年調漲一次3%,因為每年各項大選的政治考量,開始連4年8次凍漲。

20220705-SMG0034-N01-洪敏隆_01_台灣近年電價調漲
 

這是為什麼今年5月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3.39%,飆近10年新高,但台灣電價卻比10年前仍然便宜的原因,即使7月電價調漲後的平均電價每度2.6253元,仍比2013年10月的3.1139元還要低。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指出,政府採取犧牲台電的合理盈餘,以虧損方式補貼用電戶的做法,是台電虧損主因,電價不能充分反映生產成本及外部成本,導致台電無法合理經營,必將產生嚴重虧損,未來需要政府發行公債補不足,實是以納稅人錢補貼用電者,不符「使用者付費」的公平正義原則。 (相關報導: 電價真相2》電價4年凍漲是「咖啡館補貼石化業」 明年民生電價跟漲恐難避免 更多文章

財務黑洞二:當散財童子收買人心,每年撒錢逾30億元

不只是電價成本受到「政治性干預」,翻開檢視台電的預算發現,儘管台電每年持續虧損負債,但自2011年起每年編列30億元以上的「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最高一年甚至編到40.5億元,今年度虧損嚴重,仍然編列高達33.47億元,比前一年度多出700萬元。名義上雖是促進電力發展營運,但依照台電的「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執行要點」,受理專案申請可辦理公共建設、生活扶助、公益及社福活動,講白了就是用在「敦親睦鄰」,只要冠上「配合宣導電力發展營運」、「提升台電企業形象」、「促進節能減碳」等理由都能申請到補助。